手治好的!”老先生们一阵惊叹,却也有不少人狐疑皱眉。“我师出隐门,虽因门派规矩不得宣扬师门,但我家的师父们感怀天下人疾苦,传了一本医书秘籍于我,虽则不能赠送诸位,但若是大家留下来一同参详,想必也并不违我师慈悲恻隐之心,更能普济天下之苦。”厉大人悲天悯人地伸手一捞,从床头抽出本熬了几夜才抄出来的神书——!神书煌煌,耀目如日。柳老先生将信将疑地接过,信手一翻,眼珠子越瞪越大,再也放不下手,身旁一群叽喳嘈杂,或曰这不可能;或曰简直荒谬;更有云,翻慢些,让我再看一眼!厉大人勾嘴一笑,嘿嘿,皆入吾彀中矣!郑二舅似笑非笑地横了他一眼,得了外甥一个讨好卖乖的鬼脸。罢了,只要孩子身体康健,他要医士,便是再去绑他七八十个来又如何?第83章采花按钟大仙的说法,地球近现的医学与中古时代相比,最大的进步并不是发明了多少科学分析仪器,或是发现了多少新的病例医治方法,而一整个体系的总结与科学的分类分析。从整体而言,尤其是内调慢理、外伤疾科等等,中古时代的中医比之同时代西方那些可怕的放血吸x之类,近乎巫术的“医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已站在了时代最先进的巅峰。然而,厉大人掏出来的师门秘宝“神书”,完全是一本超越千年时代,科类虽然设立古怪,但出于“奇”近乎“道”,却又完全自洽自融,偏偏还简明有效,白话明了——厉弦直接用了简字来抄写,但这华夏同宗的缺胳膊少腿,类似草书的文字,完全不妨碍各位医士的。愈是沉浸此道的名医方家,愈是一看入迷,如中邪毒。柳老先生才看了一章,脑海中已是一片混乱,什么细菌、手术、消毒、血型……一个离奇古怪,可怖又让人敬畏的新世界似乎已在他眼前打开一丝缝隙。老先生颤着手不知道自己该念“朝闻道,夕可死矣!”还是该把这妖邪无稽的书一撕了之,再踩上十七八脚,焚之后快。柳老是宿州名医,祖上甚至在前汉宫中任过御医,他自己尤擅大方脉与风科,在中原一带甚有名望,这七八位被郑家请来的医士,隐隐便以他老人家为首。如今柳老捏着那神书如中风邪,旁边几位急得伸脖子,恨不得夹手抢过书来好好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