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
这对维护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南北衙的建立,也标志着封建军事管理制度的成熟与完善。
在大唐上下对军队进行改制期间,也发生了一些小插曲,不过倒也不是在大唐境内,对大唐的稳定局势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可以说整个过度是很平稳的,可见李世民不是盲目自信,而是他的手腕确实足够强悍,掌控力也足够强,压根不担心下面人能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只是这些对大唐来说的小事,于当地人而言却无异于换了天了。
事情还得从大唐平定吐谷浑说起,大唐这边总算弄死了烦人的兔爷伏允,换了个听话的慕容顺做了吐谷浑甘豆可汗。
这当然也是有缘由的,因为这位过去曾长期在唐朝做人质,属于对大唐非常认同,也学会了礼义廉耻的,换言之算是被大唐这边洗脑的挺成功的,是个亲唐派。
可惜吐谷浑人是真的浑人,不服慕容顺统帅,最后这位仅仅立汗半年的甘豆可汗,竟被部下杀死。
甘豆可汗的儿子诺曷钵倒是继位了,可诺曷钵年幼,所以大臣们竞相争权,搞得吐谷浑国内大乱。
贞观九年十二月的时候,李世民下诏,命兵部尚书侯君集带兵前去声援,先派使劝解,有不奉诏的,可以见机行事。
直到十年三月,诺曷钵请求唐朝颁赐历法,奉唐朝年号,并派子弟入侍,李世民这才封诺曷钵为河源郡王、乌地也拔勤豆可汗。
不过这边后来一直也是不消停,这才给了另一位猛将崭露头角的机会,就是几年后那位带着一百二十人,就把吐谷浑的叛乱给平定了的席君买。
只是可惜历史上关于这位的记载,有且仅有那么浓墨重彩的一笔。
还是说回当下吧,李世民本来意气风发的看着自己的天下,在逐渐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正踌躇满志的想要大干一场呢,却没想到自己的大后方传来了噩耗。
和他情深义重,既是他的好媳妇,又是他的贤内助的长孙皇后竟然病危了。
尽管李承乾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