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的手,提拔到将军的家伙就都参与了进去,各自还都承担了一路先锋,或者是副总管的角色。
既是看重了他们的勇猛,也未尝没有制衡李绩的意思在里面。
不过效果倒是一如既往的,那位高昌国王鞠文泰还是没能逃脱命运的安排,只不过这次他可不是安稳的死在高昌城里,而是在慎独破城之后被抓住了,在押回长安城之后,就被当着众多部族首领的面给咔嚓了而已。
之后大唐置安西都护府,苏定方正是第一任都护,慎独却一如既往的回长安城任职了,因为他不想离家太远。
当然封赏也是少不了的,职位上调整不大,勋官和散官自然还是要升一下的。
再之后大唐还是和吐蕃和亲了,找了个宗室女子给了个公主的封号。
只不过这一次李承乾也听取了慎独的意见,并没有赏赐任何的工匠和技术,只是弄了很多吃穿用度,免得落了大唐公主的面子。
还给了她一些个手下让她方便保卫自己,同时也巩固地位。
当然少不了带去很多佛道儒三教的书籍去,都是关于加强自身修养这类的,增强统治力的或者是兵书,那肯定是没有的。
不过不久之后大唐和新晋的草原霸主薛延陀之间,还是没能避免大战了一场。
慎独自然又挑起了开路先锋的重任,李绩依然是三军统帅,一战将薛延陀给灭了。
感受到大唐的强大,北方的各大部族,包括九姓铁勒这些本来跟随薛延陀混的,都投了大唐,契丹,回纥等也都老老实实的听命于大唐。
至此,李承乾的威望算是彻底树立了起来,也将大唐的领地扩张到了一定的极限,在北方也设置了一个都护府,用来管理草原上的事务。
在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彻底巩固现有地盘后,李承乾自觉地已经是时候了,该实现李世民一直想要实现的一大理想,征伐高句丽!
大唐国内如今可不缺粮食,因为连年丰产,尤其是水稻的高产,粮食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大唐官方每年都要从百姓手中买上许多粮食,放入常平仓,以免粮贱伤农。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