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区域的情况,以及土地面积、土地性质等等。张微是个话不多的人,跟随在一直介绍着的崔皓身后,他们用双脚走遍了厂房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后方那片密密麻麻的“宿舍区”。“那里还有人住吗?”张微好奇地指着那些新旧不一的宿舍房。崔皓看了一眼,不自然地收回目光,摇摇头。“这里都废弃了,大部分地方都停水停电,哪里会有人住这里。应该都暂时安置出去了。”“那怎么还开口要那么多安置房?”张微不解地问。“安置的房子是厂区想办法解决的,原来住在这里的人被塞在城中东南西北各处,厂区安置他们的房子有许多没有产权,只能让以前的工人住而已。国企改革后,以前住这里面的职工很多都下岗了,买不起新房子,就等着老厂改造还迁新房子住回市中心。他们住惯了市中心,根本不愿意去其他地方安置,也不愿意拿补偿款,就要房子。”崔皓面上露出一丝厌恶的表情,“这么密集的宿舍区,如果全都还房了,也不知道要还迁多少栋楼才够。考虑到成本问题,还有整个项目的调性问题,很多开发商虽然看上了这块地,到最后还是不能下决心。”市中心地段的高端项目肯定是要面对精英人群的,但原纺织厂的下岗职工在外“打拼”这么多年,大部分还是一贫如洗。高端小区的一个卖点就是“人以群分”,作为精英阶层,自然希望身边住着的都是受过良好教育、家庭条件良好,谈吐及行为都合体的邻居,如果到时候小区因为还迁住进来一大群城市低收入人群,整个小区的格调就会降低,也会影响到销售。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也是赤/裸/裸的阶级分层歧视,但却是无法规避的风险。如果他们愿意拿补偿款而不是要房子,这个问题倒容易解决了。两人闲谈间,又走过了大片的厂区。这个纺织厂当年应该是效应不错,废弃的厂房里除了车间、宿舍,还建有食堂、活动室,甚至还有一个图书室和澡堂子。且不提那些参天大树,就这些开间极大的设施空间,就已经是现在罕见的了。“这么好的厂房……”张微喃喃自语,紧皱着眉头。“建住宅区太浪费了。”“舍不得也要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