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也会带来灾难!
不断的改朝换代,运河周边的城镇,几乎被得势的军阀藩镇扫荡一空。
大清湖属于运河支系的淡水湖,方圆三百里水面范围,周围的渔村城镇,成了历次灾难的不幸者!
物资的丰富和便利的交通,这些地方成了军阀们盘征的热点。百姓纷纷逃离这里,搬离世世代代居住的水乡。昔日繁华的运河两岸,如今成了荒无人烟之处。
阿城能够保留,一则因为它靠近大清湖,一面临水处有码头;二来它半依周围几百里平地,仅有的一座山作为靠山;三来就是自前朝唐末以来,这里就建造了一座以石为墙的小城廓。
经过历代城主的修缮和不断的扩充,这里俨然成了一座易守难攻的城市。周围大大小小的城镇都烟消云散,阿城却幸运的保留了下来。即使经历了历次战火,它依然保存完好。
到了大周朝手里,城主雷德因为主动归附朝廷,得到了皇帝郭威的赏识,一度提拔为聊城刺史。如今雷德虽然已经不在阿城,但是他昔日的家眷亲族,大多数还在这里生活。
有了雷家人坐镇阿城,自然便多了许多保障!
因为没有了多大的顾虑,和每天的工作也极为悠闲,周余楼平时便多了许多的时间。而这些时间便是用来浪费的,至少周余楼是这样认为的。
而每当在这个时候,周余楼便会静静的找个地方,去喝上一两杯酒打法时间。
清湖楼,名字简单直白,就是依靠这大清湖的屏障,却也是阿城最好的两家酒楼之一。
周余楼平时喜欢在这里喝酒,不仅仅是因为酒楼挨着清湖边,也不仅仅是因为,老板是在这里开了几十年的老店了,还因为老板魏健是周余楼的朋友。
喝酒的话,周余楼喜欢自由自在,喜欢静静的享受。最喜欢的佐酒菜,就是花生米!
清湖楼一直都有花生米,这是当天清湖楼的特色。魏健虽然平时很少出手炒菜,但是这个花生米却一定是亲手制作。他说菜做的好不好,就看这些小道。
很多人欣赏魏健的说法,来的客人便大多数都是熟客。可是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便没有了花生米卖!
周余楼感慨过,自然知道是什么原因。大运河被封锁了,大周国在阿城清湖建立了水寨,严格的控制和限令商船的运行。不是说你有钱就能买到东西,进入运河的物资,都要经过大周国水军的检查。
许多大商家吃了亏,又投诉无门,便放弃了昔日繁华的大运河。短短几年时间,居然使得昔日繁华的大运河萧条,不但百里不见人烟和捕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