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大家一般都会笼络手下将领,把他们收取成为自己的义子,而自五代以来,许多将领就是因为成为一方诸侯义子而出头。
皇帝刘继兴当初从还没有登基开始,就已经启动了这个行动,到他登上大宝,主动提出和敞开对外进行这个行动。短短不过两个年头,如今少年堂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三千多人。
因为这些小孩年岁从几岁,甚至更小的年纪,以至于到十五六岁的都有。一般人都会认为,皇帝最先启用的肯定就是年岁大的孩子,毕竟这些孩子,可以最快的成为可以驱使的对象。
可是年初的时候,皇帝刘继兴却做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情。在经过礼部的考核后,启用了一个叫刘家良的十四岁少年,让他出任一县的县令,当真是大大跌破了满朝文武的眼睛。
虽然当时礼部比较含蓄,希望皇帝可以把刘家良留在京城,先培养两年后,再给他一任外任的职务。后来事实证明,少年皇帝刘继兴不是放肆胡为,那个少年刘家良到任之后,不但把政务处理的井井有条,而且多次得到了礼部的赞赏。
如今那个少年刘家良,已经成为了大汉国人人皆知的人物,不但成为岭南大汉国年轻一代的表率,还是大汉国最年轻的县令。
虽然没有亲自感受过少年堂的教育,但是看到这些少年的行动,丝毫不弱于自己这些军院出来的高材生,龚撰还是着实震撼住了。
看着他们有条不紊的,把车上的人都送上了船去,龚撰知道自己虽然还是要沿路在岸边护送,可是对于一切在河道上的变故,其实已经没有了多大作用。
不过自己三人肯定要驱车快速前行,在前一个落脚停靠点等待。想着这些少年的行动,龚撰很想可以上船前去同行,去看看他们会究竟怎么做。可是任务里面却是没有这样安排,自己三个人只有陆路的支持。
叼草的少年刘家隆看到一切就绪,拱手向龚撰道别,不管是任务的交接,还是对对方的信任,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便也快速的上船而去。
燕都
乃是属于兴王府管辖的一处都城,因为地处贺水支流,又是入京要道和进桂湘重要关隘,由当初一个小县规模,如今拔高为京畿直辖大县。
燕都也是先帝刘晟乾和末年,首先改建的都城之一。根据皇帝刘继兴的建议,把原有的县城扩大两倍,增设常驻的水寨和步军军营。当然最重要的便是按照兴王府的模式,在燕都也设立东西城。
两城各设坊市,房子统一规划建设。虽然最初有人也质疑,可是许多商家的配合,使得燕都飞快的发展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