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刘继兴出来的时候,虽然亲自去宫里他修行的地方,却没有见到他的人。但是刘继兴在他注意的地方留了记号,便匆匆的出来赶往广宁了。不管大汉现在如何安定,刘继兴的身份还是极为敏感的。
不过刚才刘继兴独自来见花蕊一个人,身边少年堂几个近侍,知道广宁城里暂时没有危险,才被刘继兴一顿命令,强制待在广宁城官驿没有跟随过来。
刘继兴看到外面的景象,又想到自己的心里的滋味,便说要下车走走。
王莹和施十一娘自然看出来刘继兴的反应,但是作为一个女人面对岭南权利最大的人,两个人都心中忐忑暗喜,却又不敢吱声。
看刘继兴如此说出来,两个人心中一松下来,虽然脸儿还是红扑扑的,但是还是兴奋的陪着刘继兴下车。
!!!
!!!
楚地,
朗州都督府。
大都督府的主殿议事厅,
这里曾经是当年马家历任使尊的主府客厅,也是使尊们的内府客厅。
如今却是楚地最具权威的地方,也是各项政策发布决策的地方,更是楚地民生大计的未来走向的地方。
周行逢被大将潘叔嗣恭迎到朗州之后,没有修建自己的府邸,也没有扩建大都督府,就住进了原有的府邸。他的务实和节俭,使得他在短时间获得了不少民心。
虽然他的夫人严氏一直说他太奢侈,甚至当初不愿意进都督府,后来还搬出都督府去,住在了乡下周家的别院。但是作为周行逢身边的人都知道,作为一地藩镇大都督的周行逢过的很节俭。
静静的坐在那把太师椅上,周行逢一对浓眉紧皱,每天面对的事情太多,他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独立思考。面前的军报是来自于邵州和衡州,还有已经沦陷的永州,当初的军报已经是延后到达了。
他身边也有几个参议和文书供职,但是周行逢一向不太喜欢身边有文人,除了平时草拟一些政事,周行逢自己不会写这些东西,要让他们来完成,此外认为他们不足以和自己讨论问题。
倒不是周行逢太过于自傲,实在是这些人确实眼界不够开阔,和自己讨论问题站的角度完全不同。倒不是周行逢看不起他们,他们只能在自己设想好构思后,帮自己补补遗漏而已。
这是一把黑檀雕龙靠椅,四平八稳的坐在上面,周行逢感觉比以前盘坐、跪坐在榻上舒服很多。
靠椅在这个时代还属于稀罕之物,很少有人坐这种椅子,和那来自于胡地的胡凳。平时常见的除了皇帝的龙椅,一般都是榻、马扎、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