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镇的学子们,怀揣着梦想,告别家乡,去到广阔的世界去学习,去拼搏。知识给他们插上了翅膀,飞出了这座山峦叠嶂的小镇。当然,二端肯定不会觉得学习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标准,至多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不过在她形成自己独立思考能力之前,她也一直是一个把成绩视作一切的人。因为从小她听到老师批评一个学生,最生气的话就是,学习那么不好,将来有啥出息?可以说,石桥镇包括下属的这些村子,甚至整个山城市,都是把学习看作第一位的。大人们不管是啥身份,只有提到孩子学习成绩的时候是最平等又最不平等的。孩子学习好的,家长腰杆都比别人挺得直。而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家长仿佛也觉得比别人矮一头似得。素质教育什么的,喊了很多年,可最终决定一个人命运的,还是高考。这大概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吧?第一百一十一章千里共婵娟中秋之夜。一家人在葡萄架下面一边唠嗑,一边喂蚊子。二端恨不得弄个罩子把自己隔离起来,全家人属她招蚊子,好好的一个赏月大会,她净和围着她嗡嗡嗡的蚊子作斗争了。“也不知道景然想不想家?”爷爷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别怪二端意外,这话要是奶奶说的,她觉得正常。不过一向内敛的爷爷会说这么一句感性的话,二端是真想不到。“爸,景然在部队肯定过得贼拉充实,他前两天不是还来信给你说他要下基层去嘛?估摸着正跟战友们联欢呢。”周景林劝慰着老爹,平时都是妈想老儿子,今儿倒是老爹先动情了。“爷,我老叔在部队人缘儿可好了。我上回去,他们战友还给我塞了不少好吃的呢,还带我去看了飞机。”这话二端从北京回来的时候就跟家里人说过一遍了,不过这会儿她不介意再叨叨一遍。“老头子,你这是咋了?老大和老二不都在咱跟前儿呢么?”奶奶其实也想老儿子,不过她也挺在乎自家老大和老二的想法。都说这远的香近的臭,奶奶倒是没觉着近的臭,但是更惦记那个不在家的倒是真真儿的。大家伙转了一圈都劝慰老爷子,唯独二叔二婶没吭声。二端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一下二叔,他似是有心事,大家说话他像没听到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