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跟岸上不一样,没有交通标志性,只有航灯航标。
对很多一百吨以下吃水较浅的小船而言,走不走航道真不重要。
那三条船和船上的人正忙得热火朝天,像是没看见罗文江这条船似的继续作业。
小船驶过“作业水域”,罗文江急切地问:“陈记者,有没有拍到?”
“拍到了。”
“画面清不清晰,能不能让我看看。”
“能看,就知道你们不放心,我把设备都带来了。”
省台的工作人员把小货船的船舱当作工作室,打开两个铝合金箱子,取出一个像监视器似的小显示器,加起来连上摄像机,接上电源,回放起刚才拍摄到的画面。
罗文江紧盯着显示器看了四分钟,抬头笑道:“连船名船号都拍到了,这设备真先进!”
“几十万的进口设备,当然先进。”
“陈记者,你们这次帮了我们大忙。你们先睡会儿,条件简陋,只能让你们在船舱里打地铺。”
这次出来不只是协助公安办桉,也是在帮单位创收。
陈记者觉得既然来了就要帮公安把事情办好,问道:“有这四分钟的镜头就够了?”
罗文江咧嘴笑道:“够了,我们只要能证明他们在转运途中监守自盗就行。”
陈记者想想又问道:“下一条船什么时候过来?”
“下一条船最快也要天亮才能到。”
“这么慢?”
“下一条船不只是上水,还遇上了落潮,又是满载,马力拉到最大也开不快。”
“每小时能走几公里?”
“遇上落潮,每小时最快只能开三四公里。”
陈记者没想到船在江上航行这么忙,关掉显示器,追问道:“我们现在去哪儿?”
罗文江掏出韩渝下午让人送来的手机,解释道:“我们刚跟他们擦肩而过,只能继续往前走,上行两三公里调头,从对面的航道绕到他们下游锚泊休息,等下一条船到了再跟刚才那样取证。”
陈记者不放心地问:“我们休息,万一睡过头,错过下一条船怎么办?”
“不会错过的。”
罗文江一边输入韩渝的手机号,一边胸有成竹地说:“滨江水域,我们有人盯着。皋如与兴泰交界水域,我们也有人盯着。滨江港监局交管中心和震江港监局交管中心,我们一样有同事在那边通过港监的vts系统监视。”
公安有把握,陈记者实在没什么不放心的,收拾好设备,走过去脱掉鞋,坐在地铺上笑道:“那我先睡会儿,在货船睡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