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在继续,让人紧绷的心弦,始终无法放松。
鬼探徐在大殿内转悠了一圈,找到两根蜡烛,黑漆漆的看不出原本形状,也不知是否能用。
不过在打火机点燃后,蜡烛亮起微弱地火苗,勉强照亮了漆黑的大殿。
“真特么倒霉,衣服全都湿透了,怎么办?”王胖子脱下上衣,用手拧着水。
“等雨停了,找点柴火烤烤。”我歇息了片刻,终于感觉胸口不那么痛了。
鬼探徐拿着一根蜡烛,在大殿内游走着,之前进来的匆忙,都还没来及细细打量。
“可惜咱们对于考古,是一窍不通,也看不出这座道观的年代和来历。”我叹了口气。
“我倒是知道这座道观的大致修建年代。”鬼探徐停在一根柱子旁。
我抬眼望去,见到柱子上挂着一块木匾,心想鬼探徐定是看见了什么,好奇地走过去。
第10卷 血色陵园“问古”第四百四十四章 先祖随笔
挂在柱子上木匾,最后的落款,是大唐天宝年间。
这样算起来,这座不知道来历的道观,应该是唐代建造的。
“古董啊,这里的所有东西,都是古董啊。”王胖子双眼发光,兴奋地喃喃自语。
得知这座道观年代久远,我来了几分兴趣,四处游走,寻找感兴趣的物品。
无意间,我见到一旁的贡桌上,放着一个落满灰尘的木匣子,眼中闪过好奇,伸手打开木匣。
盒子密封很好,并且里面包裹着绸布,我轻轻揭开绸布,一本颜色微微泛黄的小册子,安静地躺在木匣中。
我好奇地拿起小册子,因为保存的很好,除了页面有些泛黄,小册子上面的字迹十分清晰。
这是一本花名册,记录了这座道观曾经的修行道士名讳,不仅有道号,连俗家名讳和籍贯都有。
我见到是一本花名册,眼中露出几分失望,本来准备把小册子放下,忽然目光一凝。
“张守义,这不是我先祖的名字么?”我凝神看着手中的小册子。
“如果说名字是巧合,连籍贯也是一样的,那就表明绝对是同一个人。”我心中震惊。
小时候,我曾听二叔说过张家的一些秘辛,“张守义”这个名字,在张家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正是这位名为“张守义”的先祖,建立了我们寻龙张家一脉,算是寻龙相师的开山祖师。
因为族谱的缺失,我对于这位开山祖师,其实了解的很少,很多关于他的故事,都是从二叔口中听来的。
“你在看什么,小册子上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