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时代石棺葬遗址,该遗址在连云港市灌云县城北一公里处的大伊山东南角山麓台地的青风岭上。遗址揭露面积700平方米,清理出新石器时代“石棺墓葬”64座,随葬文物150余件。大伊山遗址反映出典型的大汶口等北方文化的类型特征,又含有苏南文化的某些因素,是东夷文化的前沿。
在赣榆之尸国之北,黑齿国(赣榆枳汪镇到岚山安东卫虎山镇)之南,除了青丘国之外,尚有君子国和困民国。
《海外东经》“君子国在其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有薰华草,朝生夕死。一曰在肝榆之尸北”。
《大荒东经》:有东口之山。有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
珂案:说文四云:「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而博物志外国云:「君子国人,衣冠带剑,使两虎,民衣野丝,好礼让不争。土千里,多薰华之草。民多疾风气,故人不蕃息。」
君子国的地望似乎应在连云区和赣榆青口镇之间(二者距离60公里)。
该区域的考古文化有如下代表:北青墩庙遗址(含苏青墩遗址),系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城头镇青墩庙村北,为一大河湾沙滩,面积约15万平方米。盐仓遗址(含庙台子遗址),该遗址位于海头镇盐仓城村,史载为chun秋莒国盐官驻地,汉代在此驻城,为一东西走向的台地,长120米,宽115米,高3米。
《海外东经》“在其北,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山海经图》上有彩虹的虹字,图像文字应该类似甲骨文的虹字,是彩虹的图像,两端有首(图示古汉字,熊国英著)。古人根据《山海经图》著《山海经》时,把彩虹描述为虹虹“各有两首”,使后人无法知道到底是彩虹呢,还是有两首的怪物。就连司马迁也说“余不敢言之也”。
《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在工虫北两水间。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黄”。
朝阳之谷位于君子国和黑齿国之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又“逮于海隅,遂登之果,昭临朝阳”,此朝阳或许彼朝阳也。
《大荒东经》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
《海外东经》“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山海经
《大荒东经》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cāo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