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酒楼是断然不可能全招待下来的。”“高邑,你如此的心胸,可算得上是大匠了。”过去只是因为他的厨艺高看他一眼的皇帝,这回对高邑的人品也是叹服了。“不不不,陛下可别这么说,草民就是个做饭的!”等顾辞久和段少泊在外头玩了几个月,腊月的时候回到京里的时候,不,还没到京里,就看见有不少推着小车的人在做买卖了。其实过去做吃食的人也有,但多是面条、馄饨、烧饼,最好的也就是饺子、包子,馒头、汤圆。哪里有现在这么丰富?而且很多小吃便宜得很,比如烤土豆子、石板豆腐、麻辣烫之类的。不过现在麻辣烫也只有土豆、红薯、豆芽之类的,毕竟现在冬天没什么菜。可各式各样的香味顺着风飘,夹杂在一起,进城的百姓,只要手头稍微宽裕一点,也愿意给家人买上一点,香香嘴。而一旦吃到了合口味的美食,人们脸上的笑容就都会更灿烂一分。所以说民以食为天,尤其是华夏人,吃饱了,吃好了,那别的事就都不算事了。他们队伍里早有前导的侍从,两天前先一步进京了。所以等到他们回来,在城门口就看见了等着的襄侯,还有高邑。高邑看起来胖了点,笑的时候也更没心没肺了“点”,看来这几个月是过得挺顺心的。顾辞久和段少泊拒绝了高邑到他新家做客的邀请,约定了几天后再出来聚聚,就两边各回各家。四天后,顾辞久和段少泊直接到了稻香村。两人都是过目不忘的记性,明摆着发现这楼里少了许多熟面孔,又多出了不少生面孔。现代的酒楼出现这种情况不算稀奇,服务人员来来往往的很正常,但在古代这就不正常了。两人前脚进包间,后脚高邑就来了。可一看高邑,顾辞久和段少泊都是有些奇怪:“师父,这才多长时间没见?怎么你就这样了?”见了家人,按道理来说应该是精神面貌更好,可高邑这是反过来了。黑眼圈大得厉害,眼睛里还都是血丝,这几天该是都没睡好。“我后悔了,当初就该带着阿嬷,我弟妹一块过来。”高邑苦笑,“阿嬷这几天日日与我哭。”“让你嫁永王?”“对。”高邑苦笑,“还说不能坏了我弟弟的前程和性命……唉!我妹大概是什么都不知道,我弟看我那眼神也有点不太对。”按理说家丑不可外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