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动作背后的深意,也越发期待起衡玉将要展示给他的成果了。要做的事情大多都安排下去,衡玉也就闲了下来,只等着成果出来。最先出来成果的是纸张。这个时代还在用竹简,将字刻于竹简之上,不仅耗时耗人力,还不易随身携带以及保存。前世时文姬归汉这一典故为何传唱千古,就是因为蔡文姬过目不忘,归汉后默下诸多失传的书籍,以至于有大批璀璨文化不至于埋没于战乱之中。知识垄断在士族手里,寒门士子想要求学简直难上加难。正是因此,朝堂几乎成了士族的一言堂,重要官位皆被士族把持,帝王手里最为重要的选官任官权利也被士族瓜分掌控,隐患无穷。只要造出平价纸,她便可以在天下范围推广平价纸,随后在全国境内修建脱胎于图书馆理念的馆藏阁以供天下人免费借阅抄写书籍,以平价纸、馆藏阁收揽天下士人之心。再往后看,有了平价纸,她就能推行教育,一步步将选官任官的权力从士族手里重新收过来。造纸、制盐之法,皆可利天下。衡玉上一个世界时,为了方便往后的任务,有专门去了解过造纸以及制盐的过程,她从宋翊那里寻到了能工巧匠后,便开始命人去研究这两样东西。衡玉将工匠呈上来的纸张摊开在书桌上,执起毛笔,在光滑没有瑕疵的纸张上落下字迹。字迹行云流水,洒脱随性。“没有渗墨。”衡玉搁下笔,执起纸张翻看背面细细查看,肯定道,“上品纸张。”围在一旁的几个负责制纸的工匠们脸上立刻露出喜色,“这真是……这真是太好了!”宋翊给她的工匠皆是行业内的能工巧匠,钱财不缺,沉yin钻研技艺几十年,孜孜不倦追求的就是精湛技术。对于这些工匠而言,有幸能够参与到研发纸张这一如此重大的发明过程,简直是一件极大的幸事。纸张替换掉竹简必是大势所趋,他们这些工匠的名字也会随此流芳千古。士农工商,名声对于他们手艺人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还请女郎君为纸张赐名。”渐渐平复心情后,隐隐被推为众工匠之首的冯平拱手道。“此纸出自我并州,日后定当天下闻名。世人对并州的印象,大抵是苦寒之地,常年有匈奴袭边,就让我并州,随着这纸张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