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还是说道:“陛下这两日在朝会上精神状态都很不佳,而且压下去不久的立储声音又重新出来了。”衡玉身为赵函伴读,在宫中若不了解形势,很容易踏错步伐。所以自他察觉到衡玉的政治才能后,时常会把朝堂上的一些事情告知衡玉,仍由衡玉分析判断。立储是国之大事,陛下如今身子越发不好,后面如何谁也说不好。赵函乃皇后所出,诸位皇子中唯一嫡长子,自幼聪慧,性情宽厚,的确有一国储君之相。但问题是,赵函与他身后站着的叶家牵扯太深了,他被皇后与叶家影响,在赵信偶尔的言语试探下,表露出了自己对新政的反对态度。赵函空有最佳的身份,却无为帝制衡权臣之能,也无当断则断之性。日后他若登基,必有绵延为祸很久的外戚之乱。前朝毁于外戚之乱,难道在已知前朝之鉴的情况下,帝王还要重蹈前朝覆辙吗?赵信正是看出了这样的未来,所以一直想要推行新政,削弱外戚与权贵之势。他所作所为正是想要为下一任帝王肃清为帝路上的阻碍,但最有可能加冕为帝的儿子,却偏偏站在一干大臣身边,与臣子一道反对他。赵函不能决断,又受皇后和叶家影响颇深,这要赵信如何放心立他为储君,把国家交到他手上。赵信想要教,想要他变,但政治立场是那么容易变的吗。“玉儿,朕悔当初因叶家之故对函儿疏于教导。”帝王那日对他说的话依旧在耳边回响,衡玉望着许斐,目光渐渐沉了下去,“父亲,年后我将满十二,也该回老家准备童生试了。今年怕是不能与你们一道过年了。”许斐老家在江南一带,县试多在二月举行,这时候已经入了秋到了十月底,在十二月前借助水路下江南才是最佳的选择。许斐稍一怔,显然没想到衡玉竟然换了个话题。“陛下信重我,把我培养成帝王直臣,希望下一任帝王也一样信任我。他的心中,对于立储一事早有决断。”“陛下不立储也就罢了,若是立储,人选必是五皇子无疑。但他一直心存顾虑,他想要在自己还睁眼的时候,为下一任帝王肃清为帝路上最大的阻碍。”“但如今,他手里缺一柄最顺手的剑。”衡玉轻声道。他缓缓抬起头,在许斐逐渐了然与复杂的目光下,轻轻勾起唇角,笑着把自己的决定说出来,“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