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的封疆大臣,他还是很讲究官威和程序的,这个本来属于属国的老涡或者缅甸,做出这么大动静,怎么能连个招呼都不打?
所以他就气冲冲地要当地官员派人去和对方交涉,让他们过来说清楚!
作为云贵总督,他能亲临边界已经难能可贵了,他的身份让他最多到此为止,不可能再往前走;如果出了界,那他就有了麻烦,而且是惹了大麻烦!
其实,他也是有点冤枉了麦轲;麦轲并不是想躲过和大清官员打交道,不经过他们的同意就独断专行,而是怕陷入他们的拖沓圈子里,一年半载也出不来,那时什么事情都晚了。
他现在的先斩后奏,等于是先把事情做完,如果满清依然办事拖拖拉拉,那也没关系,事情已经做完了,该干啥就可以干啥了,怎么拖,也不耽误事。
当然麦轲这样做,也是做了最坏的打算的,别管对手采取什么应对措施,他都有信心有准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虽然他知道,那种极端的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极低。
听到对方的代表说云贵总督亲临前线,让他去把事情说清楚,麦轲大喜。
让麦轲喜出望外的是来了这么大一个官,这云贵总督主导一方,实事求是地说,他的话比北经龙庭那个皇帝管事多了!
而且还来得这么快!还真有点“今日事今日毕”的意思,这在满清的官场绝无仅有!
同时,麦轲也觉得对方的口气和态度非常平允,而不是定罪讨伐的意思,这就非常有意思了!这要比麦轲的预期好了许多。
要是按一般的常态,他完全可以要求麦轲去认罪;如果那样,麦轲还真是有点难办,难于取舍——去吧,只能去认罪;不去吧,如何解决问题?
麦轲立刻应邀前往,八戒与他同往,另外就是大牛带领十名卫士,那个项鼎也非去不可,麦轲琢磨了一下,也就同意了。
双方一见面,略事寒暄,原来都不算陌生。
麦轲知道这位总督,是根据吴仁晓的情报,知道满清大员中有这样一位有能力且廉洁的官员;而吴文镕知道麦轲,则是最近麦轲为了捍卫华汉后裔的利益,悍然出兵安南,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麦轲的这种行为,深得吴文镕的赞同甚至钦佩,他恨不得那挥师杀入敌人心脏的人就是他自己!
今天一见,原来是自己敬佩的民族英雄来到面前,他的英雄心结一下子就全然解开,也不管自己一品大员的身份,马上就亲热地和麦轲称兄道弟起来!
有了这个基础,那个本来就不是事的边境微小调整还是事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