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这是一个基本模式;我们原来建立的三个圣市,圣山、娘子水、歌乐山,都是如此;更多的是我们在东南亚和印度建立的;不过大家也可以提建议,是不是可以用其他形式,更好地符合我们的需要。”麦轲重复了一个到目前为止依然遵行的原则。
“我同意继续建立一个圣市。”张远表态。
“我也同意!”刚刚度过了最初惊讶阶段的杨秀清说。
至于林则徐、刘丽川、吉尔杭阿,三人不知道圣市的历史和根源,没办法参与讨论,因之三个人也就保持沉默。
在杨休倾表示同意以后,麦轲就决定在下面这块土地上建立一个“尚海圣市”。
“下面是一个更具体的问题。”麦轲说,“我们就在原地,把老县衙门改改,当作尚海圣市的办公楼呢,还是新建一处?这两种方式,可能都可以满足纯粹办公的需要,但是从效益、效果上看,就大不一样了。”
“都有什么不同,谁说来听听!我还没顾得想呢。”张远的大嗓门。
“六划弟兄,你来总结一下?”麦轲说。
“好!我也考虑得不成熟,但是我可以抛砖引玉,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批评指正。”
于是,六划娓娓道来,主要的好处和坏处都列出了几条。
“各种不同方案,好处、坏处都有,都是相对的,都不能支持我们作出一个决定。我认为最关键的一条,就是看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哪一方案最能帮助我们完成任务。”最后六划话锋一转,特别强调说。
“而我们在这里建立一个圣市的目的是什么呢?”六划继续来,“我感觉尚海圣市将来的地位,不是一个行政市,也不是一个地区性的都市,甚至不是全国性的都市,而是世界大都市!
“为什么如此说? 首先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这几天我在这个空中指挥中心,一边观察了解别处的进展,一边对脚下正在战斗的这个城市、它的前景、它未来的作用,全面进行了思考。
“你们都来看一看,这个地方正好是处于中国漫长沿海的中心,去南走北都很方便;其次,它也是联通内陆最富饶区域的出海口,而这个出海口后面贯通的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昌江!
“这样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也不管是贸易、还是军事,尚海都起到了一个枢纽作用。
“这还仅仅是国内;如果再考虑国际事务呢?
“这里已经是通商口岸,主要的世界列强,不管是在这里有常驻机构,还是临时性的商业贸易活动,都已经有了经常性的联系,虽然这样的联系有些不正常,甚至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