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的欢迎,很是威风了一把!
也难怪他们高兴,当时五两银子,就够五口之家度过一年了,而且可以过上小康生活!
现在他们都准备好立更大的功劳,获得更大奖赏,让家人欢心。
大家士气高涨,行军速度也快,本来两个小时的路程,一个小时多一点就到了!
也幸亏这些援军提前赶到,不然他们就只能为曾国荃等人收尸了!
曾国荃一看来了人,多半是救兵,但又不是自己期待的王大良总兵,而是郭姓将军,而自己认识的人中,只有帮助大哥的郭松焘!
难道是郭大哥亲自来了?
这可太喜出望外了!
着郭大哥可是曾国荃少数能够佩服的能人之一,不但人品非常出色,正义感非常强,而且实惠超群,尤其是分辨事物,识别人才非常厉害!
他来救我,成功的希望就大多了!
不知道为什么王文良没有来,发而郭大哥来,但是看那些骑兵却是王大良的属下。
不管了,先突围了再说!
于是,就向东方靠拢。
麦轲从最初的出于意料之外,很快地平复下来,同时也大举来人进行了观察。
他的那套综合仪器自然有远视功能,很清楚地看到一员儒将稳稳地骑在马上,从山冈上疾驰而来。
簇拥着的骑兵应该有四千出头,看样子士气高涨,颇有战斗力!
认标旗上的那个郭字,很快地就燃麦轲知道,这一定是曾国藩的得力助手郭松焘!
郭松焘出现在这里,再一次让麦轲出乎意料!
因为历史上,郭嵩焘一直是幕僚身份,却很少独当一面,尤其是在军事上,似乎从来没有独立领过军。
难道因为自己的穿越,这个人物也发生个角色转变?
如果说清楚末年麦轲佩服的人,林则徐和郭松焘当之无愧了。
林则徐的出色之处在于他抵御外辱,虎门销烟成就了他民族英雄的名声。
而郭松焘就不同了,他甚至没有林则徐那样的名声,也没有那么高的官位,尤其是在他的仕途上,他虽然时时受到有力人物的举荐,却从来没有仕途得意过,甚至连皇帝的赏识和支持,都没有能让他走远。
麦轲给他作为分析,然后给了他把自评语:才比天高,不合潮流。
比如说,满清一代,贪污成了正常的官府活动,可是,郭松焘却偏偏取反贪污,捉拿贪官。
可见,他是与整个潮流作对;与潮流作对,实际上是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比如有一次郭嵩焘又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