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是人年轻,但是性格却非常稳重;季芝昌是人老成精,没有九分把握,决不冒险。
这一大一小两个狐狸,就在东南战场展开斗争,虽然没有其他战场那样大开大阖,却处处惊险,步步惊心。
既然这样平平稳稳,打起仗来,就不可能出现大胜大负。
双方都是寻找战机,伺机与对手一战,让自己占据主动地位。
可是,你认为战机合适的时候,对方不这样认为,这丈是打不起来的。
同理,当对方极力想打的时候,自己一方觉得不适合,那就毫不犹豫地避战,这仗还是打不起来。
只有双方都认为打仗对自己有利的时候,才打得起来。
打得过程当中,也基本上对双方都差不多,因之也就谁也占不着大便宜。
最后,也就是拼伤耗,大家伤亡都差不多。
这样的伤亡双方都在承受范围之内,所以也没有大的震动和举动予以改变。
不过,较长一段时间以后,差距就显示了出来,两军人数上,季芝昌的军队还剩下十五万,而天军的人数则增加到二十五万!
这就是两军大环境不同造成的。
既然两军没有大规模激烈战斗,所有减员就是死亡、受伤、俘虏等。
所有这些减损,对季芝昌来说,就是绝对的减少!
而对于天军来说,不但自己一方死亡,可以得到恢复;就是敌人一方,也可以通过救死扶伤,改造俘虏,让他们成为天军。
也就是说,发生了这样的转变以后,再打得话,即使公平对决,季芝昌也不是对手了!
再这样打下去,季芝昌很快就会被消耗一空。
可是这个时候,转机来到!
咸丰皇上第三次绝命令动员起来的大军来到,闽浙地区的总人数达到了一百万之巨!
而且这些人一开始就和季芝昌保持密切联系,大军集合以后,坚持谋后而动,而且始终保持集中在一起,没有分散行动!
尽管也作了精锐和普通士兵的区分,但是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来到了两河决战战场!
这一下,季芝昌如虎添翼,如同狡猾的狐狸拥有了老虎的力量,行动起来稳妥中增加了大胆!
他们在淮河北岸地区,本来就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结果李秀成周旋多日,终于被季芝昌的百万大军团团包围!
郭松焘一惊,这似乎和自己想象得大不一样!
“到底是干什么事情?”郭松焘噌的一声站起!
“天下扫贪使!”麦轲也站立起来,高声宣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