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反攻北欧,结果成功地将挪威与北欧夺了回来,并且因此重新获得了超过千万吨的年石油产能,令之前一度看上去似乎已经是败局已定的德国重获生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空前高涨,而杜鲁门虽然能力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么差,但是威望毕竟远不如罗斯福,很难压制住那些金融寡头和他们的代理人,因此即使心中再怎么不甘,也只得派出密使访华,就议和的条件展开磋商……注1:松下在日本大企业中与军方合作是最晚的,历史上要到1942年才开始接受军方订单,相比其他的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能够顶住军方的压力那么久,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过即使如此,他之所以能够脱罪,也只是因为按照比烂的思路,他算是不太烂的一个……第八百二十六章三国密约虽然由于双方的条件差距很大,谈判一开始很不顺利,但是随着国内反战呼声的不断高涨、金融寡头也开始向杜鲁门施压,最终美国政府的立场还是出现了松动。经过艰难的谈判,美国政府基本接受了中国政府对于日本与琉球的处置,但在南洋问题上,美国却始终不肯同意让步,更不会接受中国政府要其为昔日侵华排华罪行而道歉赔款的要求。但这个时候,中国政府却突然高调地表示会给苏联提供核保护,令其不再顾忌德国人的原子弹,于1949年9月对北欧的瑞典和挪威发动了进攻,在逐渐变冷的气候帮助下,一度被世人认为已经实力损耗殆尽的苏军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先后消灭了20多万德军和10多万北欧伪军,成功地占领了丹麦和冰岛除外的整个北欧……盟友取得大胜本该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但是杜鲁门得知这个消息后却顿时脸色铁青,因为根据当初美苏之间的秘密协议,谁解放的土地就由谁组建政权,现在苏联“解放”了北欧,自然建立的肯定都是亲苏的社会主义政权,这样一来苏联就能够获得北欧三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直接通向大西洋的不冻港,这对美国的威胁甚至比纳粹德国更大。而在得知苏联政府宣布北欧三国经过全民公投、决定作为加盟共和国并入苏联之后,杜鲁门更是气得连手里的咖啡杯都给摔掉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只得求助于中国政府。希望中国政府向苏联施压、阻止其继续借着反法西斯的名义疯狂扩张。必须说明的是,由于恢复到战前疆域后国内迅速开始恢复重建,即使中间还跟中国打了一仗,苏联的经济与工业也有了很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