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的圣旨。“我会把佛经上的理论介绍给大家。至于当作佛学还是佛教,在于你们自己。”宋亚泽翻开讲义,复杂而冗长的英文之间,居然引用了中文段落。他忽地想起,乾隆时期编纂的龙藏,是世界上体系最完整的佛经了。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在本土日渐衰微,在中国被发扬光大。他听不进史密斯先生喋喋不休的英文,凝神读起纸上的中文来:【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以手指月?佛曾将佛经比作手,将真理比作月;以手指月,意指佛讲经说法,为让众生通达真理。宋亚泽猛地想起,彭木芝的字正是“追月”,这么看来,他起字的用意在于“追逐真理”。他心里一惊,继续向下看去:【声闻尚昧出胎,菩萨犹昏隔阴。】他曾在旧书摊发黄的纸张上见过“隔阴”这一佛教术语。人死后,灵魂脱离死去的身体,在进入另一具身体时,会忘记前世发生的所有事。人们戏称“喝了孟婆汤”,佛经将其解释为“隔阴之迷”。冥冥之中,宋亚泽像是忽地开了窍,却又难以用言语说明。“时间有限,今天我们先讲这么多。我们以后会继续探讨。”下课铃突兀地响起,史密斯先生放松似的整理文稿,慢悠悠地转过身走出门,嘴里哼着跑调的小曲。不同肤色的学生或是谈笑风生,或是气定神闲地离开教室;宋亚泽是最后一个。他将钢笔挂在口袋上,纸张摆放整齐,满脑子“如是我闻”。关上灯一出门,冷不丁撞上一个嬉笑的不正经脸。徐寅良身子斜向后倾着,换了个时髦的夹鼻眼镜,穿着灰黄色的风衣,头发被发胶固定得一丝不苟。他的黑豆眼被弯成倒过来的小船,喜盈盈的样子。“久违了。”他故作客套地说,“我又寻到一家味道上乘的中餐馆。要不要去?”“怎么不和你女朋友去?”宋亚泽关上教室门,随口一问。“分手了。”徐寅良微笑着说,语调一成不变的平和,像是在谈论柴米油盐,“总是那一张脸,再漂亮也看腻了。”看着他弯起的眼梢,宋亚泽鄙夷地挑了挑眉,轻叹了口气……两人来到一间位置偏僻的餐馆。这家店新开张,没什么人气,颇为冷清。所幸老板娘是个腰粗腿肥的东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