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1

字:
关灯 护眼
御宅书屋1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二百三十六章 超越诺贝尔级的成果,王浩:

第二百三十六章 超越诺贝尔级的成果,王浩:

偏差。

其难度可以举例来说明。

比如,某一种三元素物质,需要十几个相关领域的顶尖数学家,一起计算分析几个月、一年多时间。

仅仅是双元素组合,也需要几个数学家,一起计算一个星期以上。

元素的个数增长,会让计算难度呈指数型上升。

四元素、五元素,就更加不用说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因为中途牵扯到复杂的数学分析,想要让计算机辅助配合做计算是非常困难的。

后续也许能够简化计算过程,但依旧需要很多数学家来把控。

当然后续计算有多么复杂,参与研究的人员是不太关心的,他们更欣喜于自己的成果,因为成果的级别可以理解为,“远远超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数学成果。”

换句话说,拿个菲尔兹也没有任何问题。

比尔卡尔也会希望能够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作为一个菲尔兹得主来说,尤其是研究代数几何的菲尔兹得主,诺贝尔物理学家和他几乎没有关系。

现在他发现自己有机会拿到这个奖项,只要成果公开出去,他们的研究组就可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

当然评选人数不会太多,主要人员还是王浩,但是不管怎么说,他和林伯涵以及罗大勇都是参与人。

林伯涵、罗大勇就更期待了。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够参与完成如此重大的成果。

虽然他们只是辅助的研究人员,但面对如此重大的成果,也可能到国际上拿个奖项呢?

不求菲尔兹、诺贝尔,来个其他方面的小奖也可以啊!

……

在研究组努力做最后的收尾工作时,王浩也给上级写了说明报告。

做研究组的主要人员,王浩全程了引导、把控了研究过程,他对于研究的理解比其他三人都要强太多了。

林伯涵、罗大勇,都只是理解研究的某一个方面。

比尔卡尔的理解相对深入一些,参与度也比其他两人高,但理解相对还是很侧面,也只是知道最终的成果。

王浩的理解就不一样了。

他在研究的过程中,已经计算了好了一种最符合半拓扑形态的微观三元素组合,并给出了命名代号为‘w1型’。

当某一种物质拥有‘w1型’的元素组合,就能够大大提升超导的临界温度,常压下最高可以接近‘零下50摄氏度’,也就是‘223.15k’。

因为很可能牵扯到未来的广泛应用问题,王浩并没有告诉研究组的其他人,而是给上级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发sao被干透的美人们【NPH 高H】 每天都在挨cao中醒来(futa) 赵旭李晴晴 女神的上门豪婿 豪婿韩三千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