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应青挺胸:“是!”“虽在下不知此话真假,但若真想招揽你这样的废物,太子还真是瞎了眼!”众人一窒,坏了坏了半仙气坏了,这都当堂骂人了!太子杨暄立刻站出来:“孤从未想过招揽陶家,此人在撒谎!”力证清白,他眼睛才没瞎!陶应青牙齿差点咬碎:“太子您不能干了不认啊!”太子阴冷眸色看过去:“你这样的,孤没兴趣。”众人:……太子殿下刚刚是说了句荤话么!结合语境,像无意,又像故意,实瞧不出来啊!“陶兄举的这几个例子,实在可笑,”崔俣眸色清润,似世间最洁的湖,倒映着天色,直白又坦率,“这几件帝都大事,多少人看着,多少人参与?莫说太子殿下,越郡王,昌皇子,哪一个没在?只凭这个就臆测骂人,是不是有点太天真?”众人一想,还真是!娘的,被这姓陶的小子绕进去了!陶应青才不认输:“风云会你也去了,除了太子,没有外人!有人亲眼见你和太子一路回洛阳的!你就是凭着你三寸不烂之舌,忽悠加吓唬,帮太子集结了一大批势力,太子也不像人前这么老实,他私下蓄兵,手底力量无穷!”‘蓄兵’二字一出,气氛陡然凝重,所有人不敢随意动作,肃坐无声。没别的,这两个字,代表着可以造反啊!若皇上不介意,就毛事没有,若太康帝计较,得,今儿个国宴,必要见血了!太康帝微微眯眼,指尖轻轻搭着龙椅,淡定的看着崔俣。他没说话,但神情姿态,无不表达着一种态度:朕听听你怎么说。崔俣卓然而立,不急不怒,风姿更加从容清俊,眉间一点红痣殷红,更像仙人了。“我是大安人,所思所想,皆是大安长治久安,江山绵延。我乃世俗人,资质才能有限,不敢观政,特殊时期,却可就事论事,提出小小建议。这种时候,我可以是皇上的人,越郡王的人,平郡王的人,昌皇子的人,也可以是太子的人。”“我曾为诸位按实时形势批算,谁来请策,我都会给,如此片面说我是太子的人……”他视线滑过太康帝,田贵妃,诸位有份量的大臣,最后落到陶应青身上,“陶兄不觉得亏心么?”太康帝无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