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了,嘀嘀咕咕,话传到善桐耳朵里:“姑娘在家的时候,就是隆冬腊月,那还几乎每天沐浴呢。”抬头嫁女,低头娶妇。陪嫁丫鬟挑几句也不算什么,善桐不许手底下的丫头们回嘴,倒是郑姑娘知道了,很不好意思,向善桐赔罪道,“她们不懂事,弟妹你别和她们一般计较。”到底是京里养大的娇惯女儿,这一阵子脸上皮都干得暴了一点,平时没事巴着车窗望出去,神色是越看越凝重。善桐看着也有点忍不得,便安慰她,“很快就到了县里,过了这一段路那就好了。这里因靠着黄河,年年泛滥,有田也被冲走了,千沟万壑的,日子过得苦。听三弟说,这一两年间商道通了,越发是都去做生意、当学徒,没谁留下来种地的,因此也就荒凉一点。再往里走一段,进了关中,人烟就又稠密起来啦。”郑姑娘和听天书一样,听得都出神了,过了老半天,才慢慢地道,“虽然知道远,但真是出来了才明白路有多长……”她望着随车轮颠簸的窗外一眼,轻轻地叹了口气,旋又振作起来,兴奋中略带了些担忧,“都说现在西北不太平,那个罗春不是一直作乱吗?咱们会不会也遇见这样的事——”善桐不禁捧腹道,“这么二百多人的队伍,还能被谁劫道了?其实就是一个兵不带,也不至于有人敢打咱们的主意。肯定都是一路打过招呼过来的,来来往往商队那么多,动谁不好,敢动桂家的人呢?”想到罗春和桂家之间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