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交代了几句,两人出了太医院,着徐乐安带路,出了皇城,往城中病人最多的医馆中而去。济世堂中,所有当值不当值的大夫全部都回到馆中,伙计们忙忙碌碌。门口贴出了告示,从今日起,除了昏迷高热、面如金纸的病患,不再收治普通病人。若突发重病,可请大夫上门诊治。清理了一个后院出来,安置这些病人和家眷。伙计们不断递上热水、汤药,让家眷喂病人喝下去。无奈这些病患昏迷不醒,一碗药能咽下去一半就不错。一名老大夫只能挨个施针,刺激少商xue、合谷xue,让病患能将汤药吞咽下去。这样的病症,还从来没出现在洛阳城过。几个大夫在堂前争得面红耳赤,有的说是外邪入侵,需要泻火;有的反唇相讥说这明明是风寒入里,再泻火恐怕命都给泻没了。从昨日到现在,尚不能辩证,又如何开方?只能给病人服用一些性情温和的汤药,保证他们不至于脱水。但人人都知道,不能对症下药,高热就退不下去,岂不是等死?济世堂也算是京中有名的医馆,无论是为了医馆的名声,还是医者的天职,都让他们急得跟热锅上蚂蚁似的。赵院使在济世堂门口下了轿,苏良智搀着他出来。☆、第494章分头应对赵院使身着正五品的官袍,在此时出现颇为打眼。有眼尖的大夫看到他,忙招呼了一声,众人齐齐拜见。顾不得寒暄,详细问了病患的情形,赵院使眉头紧锁。虽然不愿意相信,但十之八九是时疫了!正要抬腿往里走去,苏良智忙制止道:“赵大人请稍等!”叫了几个伙计过来,吩咐了几样草药,或碾磨、或熬制、或熏燎,嘱他们快速制好呈上来。这些草药并不珍稀,正是端午节前后百姓们用来驱邪辟毒的艾草、菖蒲、雄黄、硫磺等物。端午过去了三月有余,此时医馆中备的不多,但好在齐全。苏良智本就在济世堂坐过馆,此时和赵院使一起出现,伙计们又都是认得他的。虽不明所以,但都听了吩咐,赶紧下去做事。赵院使和他讨论了几日几夜对疫情的防治法子,对他这套理论熟悉无比,便任由他安排下去。奉了茶上来,让赵院使落了座。一名年纪略长的老大夫疑惑的问道:“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