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得新君是牙痒痒。新君不高兴了就得让别人见点血,他便拿往日支持建隆帝的文官勋贵们开刀,能灭他们九族就不灭他们八族,一时间京城是血流成河。弟弟们被兄长的手段吓得半死,灰溜溜地滚回藩地去了。转过了年,新君将年号定为崇光。崇光帝出了正月后再次迫不及待地举起了刀子。他琢磨了半天,觉得还是仁孝太子一系的人物威胁性比较大,便果断地出手了。他先是派人把年仅三岁的小太子和其他尚未就藩的仁孝太子之子给弄死了,随后对外宣称在破城当日便不见人影的吴王“病重身亡”。暗地里,他派了一路人马出去寻访吴王的踪迹。这么一番cao作下来,仁孝太子的血脉在世人眼里算是全灭了。崇光帝终于觉得能稍微喘口气,开始封赏群臣。…………一大一小两位和尚在太监的指引下往延福宫的方向走去。大的那个手持锡杖,披着镶嵌佛门七宝的金红色袈裟,身材清瘦,相貌寻常,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小的那个从年龄上来看还是个小沙弥,手里捧着个檀木盒子亦步亦趋地跟在大和尚的后边。在他们身前引路的是如今崇光帝身边的大红人首领太监刘太监,他此刻收起了面对群臣的倨傲,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湛寂大师,您往这边走,马上就到了。”僧人颔首回应:“阿弥陀佛,有劳公公。”三个人一路畅通无阻地进入延福宫的正殿,崇光帝早就等在那里了。法号湛寂的僧人欲对皇帝行跪拜礼,却被从宝座上赶下来的崇光帝扶起来:“湛寂大师,快快请起。”湛寂双手合什:“阿弥陀佛,不知陛下有何事吩咐贫僧。”崇光帝笑呵呵地说:“一路来多亏湛寂大师相助,朕才能有今日。为报往日恩德,朕欲封大师为国师,如昔日青阳子一般执天下修道人之牛耳,请大师万万不要推辞。”“陛下言重了。贫僧不过是不忍见天下生灵涂炭才在您帐中尽绵薄之力而已。陛下能荣登大宝,是因为您是真正的天命之人。这国师之位贫僧实是担当不起。”湛寂推辞说。被湛寂这番马屁拍得心中暗爽,崇光帝满面红光地说:“虽说朕是天命之人吧,但也要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惩,这国师之位除了大师之外就没有别人能当得起了。”连番推拒了几次,湛寂无奈地说:“贫僧有一事相求陛下,不知可否用国师之位换取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