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小字,江南总督杨海东敬献圣寿……哦,还是名人遗物啊,还和咱们同一个时代的。”“贡品。”含光努力忍住听于思平谈起家人的不适,平静续道,“应该是昭明年间的事了,那时候杨阁老还是江南总督……如果没出差错的话,现在应该藏在国库里吧。谁这么胆大包天把它给偷出来了?”“这就不知道了。”于思平耸了耸肩,“凸绣法……凸绣法,是了,凸绣法就是杨家纤绣坊的招牌,不过我记得,在我过来之前就几乎是已经失传了。当时已经有价无市,这应该是昭明前期的作品吧?”这必须是昭明前期的作品啊,而且就是她家九姨娘的收山作。虽然没见过这绣件,虽然九姨娘收山的时候她年纪还非常小,但含光是听说过这幅传奇的双面绣的,这是九姨娘一个人用她的独门绣法,花了一年多时间完成的杰作,绣成当日据说屋梁中都是起了云雾,金龙仿佛真的破云而来……送上京后皇帝特别喜欢,还下旨夸奖过她父亲办事用心。要不是它如此传奇,如此有名,她也不会看到图案和针法就大概猜到了是这张绣件,她又去看过料子,确定是比一般的锦缎更厚了几分,十成里已有了九成稳。不过现在看到落款,还是有一定冲击,含光瞪着这绣件,实在百思不得其解,她喃喃道,“从国库到黑市,还是这样反过来夹着——这里头肯定有个故事。”“哪个传世古董背后没个崎岖又坎坷的故事啊。”于思平却不为所动,他仔细地把一寸寸织品都看过了,“用的是金线吧,这些年应该保存得不错,反面有点褪色了,但是这一面还是和新的一样。应该是在地窖之类的环境里保存的。”法门寺出土的丝织物,虽然历经千年,但还是光辉灿烂,在真空环境中根本和新的差不多。棉布可能支持不了百年,但如果保存得法,丝织品维系两百多年还和新的一样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含光点了点头,“嗯,你这库房环境还够吧?别在我们手上折旧了,那就得不偿失。——你觉得这能卖出多少钱?而且有这行字在,还能卖得出去吗?”这不是改朝换代后卖前朝的御制品了。有落款在,来历根本无法隐瞒,即使把落款处理掉了。这绣的是金龙,而且凸绣法有名好像也就是在秦国兴起以后,在秦国境内拍卖的话,完全绕不开皇室吧?含光都不敢确定这是否合法——难怪那胖子说这绣品不好脱手,除了那中年妇人以外,也没有多少人来竞价。估计是都看出东西好了,但作为投资来说变现的确非常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