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说这个同类的话题其实更多是想要引出阿米的新交际范围,比如和杨大夫,这绝对属于专业造成的同类问题,人家下放前可是妥妥的专家级人物,即使是西医,即使是外科,可对于阿米来说,对方也绝对是医学前辈,所以喽,在用中草药给人看小毛小病的空档里,常去请教一二。这样一来能不熟悉?至于对方?杨兴瑞同志表示,这个世界变得太快,他心有戚戚焉!这么一个豆丁娃子,居然能靠着几本中医书籍,一本本草,自己摸索出治病的本事来,而且还治的像模像样的,这能不让他吃惊?都说西医是流水线式教学,成批的出医生;中医是一对一精英式教学,需要时间和经验累积的复杂学科!这事儿到了阿米这个孩子这儿怎么就不准了呢?要是各个都像这个孩子这样,那西医在咱们国家还有出路?对于我们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只要医生数量跟上去,光是一个草药成本就能把西医给打趴下了好不。“那孩子真这么厉害?这么有天分?”别说是杨大夫了,就是这个小圈子里的其他几个人也不敢置信啊,越是文化层次低的人想的越是简单,像是村子里的人,阿米会看病,会抓药这对他们来说一两次有了实例就能接受,不会多cao心到底是怎么学的,怎么会的,什么时候开始学的,什么时候怎么就学会了,等等的问题,能给村子里带来好处,能让他们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这就足够了。谁管她怎么学的?能治病不就成了?甚至下意识的还会帮着寻点理由出来,证明一下自己这村子里的小大夫本事不错,满足一下他们自己的虚荣心。不过事情到了这些知识分子这里则问题多了去了,这孩子没人教她怎么看的懂深奥的医书的?即使草药这东西从小跟着死去的爹妈曾采过,懂一些,认识的不少,可这炮制怎么学的?还有这药方子,即使很多都是书里有的成方,验方,可这孩子怎么知道谁该用哪个?怎么知道剂量多少?君臣佐使上没有人解说怎么就能理解?这事儿要是放到后世,那真是呵呵了,人rou搜索都出来的年代,阿米绝对就是被解剖的料,可在这里却不一样,问题再多他们也没法子问仔细了,一来是心有顾忌,生怕问多了,引来村中人的反感,让他们好不容易得来的平静生活给搅和了,以为他们想举报,是特务等等,谁说的清呢,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二来也是下意识的以为阿米其实有师傅,可能还是个挺了不得的人物,只是不好说出来,比如像是他们一样遭难的人,或是躲在什么地方的老大夫啥的,这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