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女儿家最后一点颜面都保不住的罪源,程展正用一种调笑的语气说道:“快点了,珑月和倾城都等着下一轮了……”宁倾城一听这话,身子又热了,她知道这个少年可不止一种手段,那几夜,自己每一个地方都被这少年宠幸过了,何况那春宫图还有这种情况下,自己怎么侍候男人的图片。至于谢慧灵,她已经一咬银牙,跨坐上去了。……这一夜注定是yin之夜。而许多人就过得不象程展这样幸福了。比如潘晓伟,他最近很忙很累。他原来是个小军官,后来军中缩编,就把他踢了出去,他一出军营,也不知道是什么鬼迷心窍,就入了他认为可能会起事地清虚道。原本以为清虚道是道门,会有着比军营更多的幸福,但是他在军中用六年时候就混到了队主,而在清虚道里,他用了十年时间才混到了一个坛主,一个理论上可以统领千名道众地坛主。而且这只是理论而已,平时真正统领的道徒才不过七八十人,还不如队主统率地人多。而且这还是看在他是个军官,起事的时候需要军官才特意提拔的,清虚道门路很多,自然不太缺军官,他们缺的只是潘晓伟这样真正优秀的军官。他总是觉得自己和清虚道格格不入,他属于半路出家,不是道门正统,提拔不起来。但是他期盼着起事的那一刻,只要起事了,他就有用武之地了,他可是个前任地队主,真正打过硬伏的人啊!而且几个同僚都认为自己是一等一地武将,怎么就能屈区于千人将了!清虚教真的起事了,而且起事地规模还超过了潘晓伟地想象之外,而且按潘晓伟的预想,竟陵郡地起事再顺利不过了!接下去潘晓伟为清虚道立了奇功,那一场将两千川军和四千郡兵打得折损大半的伏击战,就是潘晓伟联合多个坛主干的好事,据说总教主都深为赞许。潘晓伟以为自己出了头,终于能过上好日子,但是他注定要失望了。在竟陵郡的六七万义兵,现在并不由潘晓伟统带,而是交给了张宣过是一坛人,而且这一坛能出战的也就只有五六百人。本以为走体制外道路会一步登天,却发现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在军中服役,农民起义军又如何,照样有裙带关系,照样讲究天子门生,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