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组装战甲;甚至添加一些设备之后,他们自己可以小规模的生产战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一句老话。这些特使都是各国顶尖的人物,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卡洛斯感觉效果差不多了,他继续说道:“你们原来使用的战甲想必可以处理掉了吧?我们的特使已经和走廊地带的国家重新取得联络,他们已经决定再次投入同盟;他们将以行动表明自己对同盟的忠诚。不过他们现在的状况很差,缺少战甲、缺少作战需要的物资。如果由这边运过去的话,时间上来不及,所以我希望你们能把用不着的东西拿一些出来。当然,你们拿出来的东西全都会算进对同盟的贡献,事后会得到补偿,我可以保证,补偿会非常丰厚。”这番话如果是在反攻开始前说出来,底下的特使或许还会有所犹豫。但是现在完全不同,同盟高层已经多次显示他们的信用,所以特使们正在搜肠刮肚,计算能拿出什么东西。荒漠各国很穷,但不意味着他们拿不出东西;因为穷,所以这里的人都喜欢收集破烂,而且过时的战甲舍不得扔掉。如果把一、两个世纪以前的老古董全都拿出来,可以把走廊地带各国重新武装起来,只不过那些破旧战甲的战斗力根本用不着考虑,顶多就是能动起来。安妮莉亚、卡洛斯和马克斯对此不怎么在乎,他们很清楚走廊地带各国根本没有选择。这些国家的骑士也知道自己是炮灰,存在的目的就是尽可能替联盟的西线部队制造一些伤亡,拖延他们后撤的步伐。所以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加强战甲的防御力,然后带着爆炸装置冲进敌群。这三位能够想到的事,那些特使同样也能够想到,因为他们也曾是最底层的炮灰,现在轮到他们在一旁看别人拚命。他们不会因此产生同病相怜的想法。如果走廊地带各国的骑士不担任这个送死的角色,又要由他们干这件事,死道友不死贫道。更何况,他们也希望能削弱走廊地带各国的实力。将来战争结束之后,同盟高层承诺过允许他们往西发展,可以在走廊地带建立几个桥头堡,在那里插上一脚;走廊地带的本土势力被削弱得越厉害,他们就可以站得更稳。各国特使在底下算计,利奇则在一边冷眼旁观。他比其它人都清楚整个作战计划,之前突袭联盟看起来是送死,实际上风险没有想象中那么高;要不是他的失误,把抚恤待遇调得太高,导致很多人情愿战死沙场,恐怕人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