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个乡镇,‘良乡’。不是最困难的乡村,但已经能一窥落后的真实了。
良乡给程程的感觉像是纪录片里,九十年代末、两千年初的地方乡镇。整个镇子只有一条不算长、不算宽的水泥路,商店也基本集中在这条路两边——大多是两三层的楼房,楼下开商店,楼上住人。
楼上的窗户总能看到锈迹斑斑的防盗窗,白亮又黯淡,像旧时代。
这些楼房在本地算是好房子,但普遍没什么审美,会在外壁上贴粉色的、白色的、蓝色的瓷砖,会加两根‘罗马式’的柱子,会在屋脊两侧装点一对兽头...如果是条件更好的家庭,或许还会在门口加一对石狮子(不见得是石头做的,只是看起来像)。
集中了古代、现代、中国、欧美的元素,零散又杂乱,是会让学过设计、美术等东西的人哭笑不得的那种。
程程在一家‘批发部’买了一瓶水,打听了一下镇上的学校在那里。经过批发部老板的指点,她步行了七八分钟找到了学校——良乡不大,学校也不可能在犄角旮旯里,挺好找的。
‘良乡中学’不大,有一个挺局促的椭圆形操场,操场两头的草坪,一头的草坪上有升旗台,另一头的草坪中央有个跳远用沙坑。至于中间,是水泥地的篮球场,两个。
外围一圈黑色煤渣跑道,然后就是围着操场建设的学校建筑了,有三层的教学楼一栋,有两层的宿舍一栋(男女生各住一层,二楼从后门进楼梯,做到了和一楼不通)。
还有,最新的楼可能是正对着升旗台的科技楼,但也充满了世纪初的审美。程程没办法进去看看,所以也不知道乡镇中学的科技楼里到底有什么。
食堂是一层的平房,因为已经过了吃午饭的时候了,门锁着,所以程程也没看到。
再剩下的,是教务处的办公室,以及更像是‘住房’的房子...程程猜测,这可能是给学校老师分的房子。
这所学校管的不严,或者说,是宽进严出。进来的人只要不是看起来太可疑,门卫大爷都只瞟一眼。但穿着校服的学生,想要出去,那就难多了。得益于此,程程很容易就进去了。
在学校里逛了一圈,倒也有人对她这个生面孔行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