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树德看过国朝档案,开元年间康待宾之乱,当时昭武九姓叛乱者达三万五千余骑。被镇压后,迁了几万人到关东内地州县,基本都被融合同化了。留在当地未参加叛乱的还有几万人,到开元末年时,河曲地区的昭武九姓尚有八万余人。
安史之乱后,这些人大部分去了河东道,以耕种、游牧为业,仍然保持着部落的组织形式,繁衍至今,有二十万人其实是偏少的。但考虑到他们不断出丁打仗,比如曾经镇压庞勋起义的康承训——巧了,李国昌也镇压过庞勋起义——人口增长未必有多快,因此只有二十多万人是可能的。
这二十余万人,都是沙陀预备役……
“若有外敌攻入代北,昭武九姓有多少人会响应?”邵树德突然问道。
安休休一愣,苦思很久后,道:“某也不清楚。”
邵树德看着他,不说话。
“大帅!”安休休跪拜于地,急道:“实在是怕了沙陀人。而且,李氏父子也给了不少人机会,得升高位之后,未必还向着本族。沙陀三部之一的安庆部,有几个真沙陀人?全是昭武九姓!大帅明鉴,某不敢为了迎合大帅而胡说,坏了大事啊!”
“你胡说八道个什么劲!什么大事?”邵树德气笑了,道:“李克用乃吾之义兄,安能谋夺兄之家业?”
打河东,他确实还没下定决心。
别看定难军与河东边境线漫长,但大部分都是黄河,冬季不结冰,或者即便结冰了也很脆,是动不了兵的。若攻河东,只有一处可能,那就是从振武军城出发,入云朔之地。也就是在凤翔府时折宗本的建议,连结大同赫连铎,一起南下代北。
然河东实力雄厚,六万衙军,也颇为精锐。李克用还能征召代北蕃部,光其铁杆沙陀三部就能抽三四万精壮,若是极限征兵,五万人亦可得。昭武九姓若从征,几万丁壮也不在话下。有这些部落守着代北,再在雁门关等重要关隘屯兵留守,除非有人投降献关,或者放纵北兵南下,不然很难逾越过去。
河东,邵树德也去过两年,真的是形胜之地。西有黄河天险,东有太行山脉,都不好打。只有一南一北两个方向,但代北关隘众多,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