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1

字:
关灯 护眼
御宅书屋1 > 晚唐浮生 > 第221节

第221节

大大减少了对铜钱、绢帛这类货币的需求,也非常便利。

铜钱,成色可不一定都一样,一直让商人很头痛。有些成色差的,摔地上直接一摔两半,谁敢收这种铜钱?

绢帛其实也不好估价,因为花样、品相不一,价格差异很大,还有年份折旧等因素,都极大阻碍了商业交易。

那么,交易会用什么货币记账呢?

“敢问强使君,会期内各项买卖,用何物记账?”赵成又问道。

韦庄暗哂,这人肯定是托了。

强全胜点了点头,让小使们拿了铸好的银元,给每位商人分发了五枚。然后又有人拿了一些物事出来,置于案上。

“朝廷给京诸司及天下诸州,分发秤尺,及五尺度、斗、升、合等样。”强全胜指着放在面前的度量衡器具,说道。

度量衡器具,由朝廷太府寺督造,定期分发给天下诸道州,铜制。

这其实是一种标准器具,朝廷下发,作为各州度量衡的标准。地方上再依样制作,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以权衡为例,朝廷有制:“以秬黍中者百粒之重为铢,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

秬黍,是产于河东某处的一种农作物,以其为标准,中等个头大小的百粒重量为一铢。

严格来说,不是很严谨。但这是古代,可以说很不错了,考虑得算是相对周全了。

朝廷以此为基准,制作衡器发放至天下各州,作为标准。

“此银饼曰‘圆’,重十八铢,银九铜一,便用此物记账。”强全胜说道。

银元,其实是作为交易会的记账货币存在。但与中世纪欧洲人使用的假想货币(如马克、里拉)不同,这是有实物存在的。

皋兰银矿所产之银,已经铸造了五万八千余枚,全部存放在支度司衙门。如今转了三万到供军使衙门,以备不时之需。

一场交易会,一般来说会事先估算,大体上买卖是平衡的,并不一定需要支出多少银元。这三万枚,还真就是拿来应急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发sao被干透的美人们【NPH 高H】 每天都在挨cao中醒来(futa) 赵旭李晴晴 女神的上门豪婿 豪婿韩三千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