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夫,沿河巡弋,防止有河东军队渡河西来,措手不及。
一队又一队军士路过。
杨家子弟兵默默看着,煞是羡慕。
衙军钱粮多,器械好,是乡间土团兵们做梦也想进的地方。
看看那璞头,看看那抹额,看看那褐衫,看看那袴奴,再看看那赤皮靴,样样都比他们身上打满补丁的麻布衣服强。
大帅怎生不把咱们募入军中?耍得长枪,开得硬弓,还会骑马,难道不比河南来的蔡人强?
这其实也是银、麟、胜、丰这四州边疆豪族子弟们发自内心的抱怨。
他们从北朝年间就从关东、关中移民至此,最长的居住了二十几代人。汉、胡杂居之地,武风浓烈,性情豪爽,重然诺,轻生死。
麟州三县,小儿七八岁就开始接触武艺。你随便拉一个人过来问“你的理想是什么”,人家多半回答“马上取功名”,人家不怕苦,不怕死,就怕没机会。
结果大帅先后两次从河南募兵三万多人,衙军里一大群蔡人,让这些边疆豪族子弟大为失望。
当年跟着杨弘望投军的数百子弟,听闻都在灵州买地置宅,三天两头有羊肉吃,时不时沽点小酒回来喝喝,消息传到麟州后,简直让这些乡间少年羡慕爆了。
华丽的马车停在了北边不远处。
亲将模样的军官拉开了门帘。很快,一名身材高大的武人从车里走了出来。
他蓄着两撇小胡须,戴着黑色璞头,身穿红色戎服,脚蹬马靴,左手握于刀柄之处,右手随意地搭在弓梢上,目光炯炯,不怒自威。
“大帅!”杨爚快步上前,在离邵树德十步的地方停住,单膝跪下,行礼道。
邵树德缓步上前,亲兵亦步亦趋。
“杨将军是官人,何须行此大礼,快快请起。”邵树德双手虚扶,道。
杨爚立刻起身,侍立一旁。
“此皆杨家儿郎?”邵树德一指那八百土团兵,问道。
“皆新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