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既然结余八十多银元,为何没有领取?”二人来到巷子里时,灵武郡王正在与一商人对话。
“秋社节那场,某还会去,何须领钱呢?”商人答道。
邵树德有些惊讶。这年头,竟然还有对藩帅武夫这么有信心的人。
“所售何物?”
“蜜蜡、麝香。”
“采买何物?”
“牛马。”
“觉得记账法如何?”
“便利。不用带着大车铜钱或绢帛了。”
“今年采买了多少牛马?”
“一百头牛、四十匹马。”
“比之往年如何?”
“多了不少。”
邵树德笑了笑。这个年代做生意,尤其是批发商人,其实一年做个一两单也就够了,那么集中交易的展销会模式是非常合理的。
这人如果没吹牛,说明他往年因为货币结算困难等因素而放弃的生意,现在也捡起来了。商业交易的频次增加,金额增大,商品流通速度变快,对最终消费者而言,其实是有利的。
比如,延州某贩马的商人从别处收了一堆劣质铜钱,去绥州牲畜市场采购,但人家拒收这种钱,导致他生意没做成,那么延州市场上的马匹供应量就会少掉一部分,价格会上涨,最终用户吃亏。
出售马匹的商人也因为一笔潜在的交易黄了而少赚了钱,甚至是亏损,因为养马也要成本呢。
如今举国都闹钱荒,但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武宗朝时,通过融寺庙佛像的办法缓解了钱荒,但这治标不治本。要抓住货币需求量最大的大宗批发市场,如果能减少这部分的占用,那钱就真的够用了,因为就是这些批发商,一拉就是好几车甚至十几车的铜钱,穿州过县去做生意。
“今后不用担心这银元票了,再过些时日,延州也能用。延州也会有博览会市场。”邵树德笑着说道:“要不了多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