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如此,封渭倒要对他刮目相看了。
“封使君所言极是。”王瑶顿了顿,又问道:“灵武郡王真许我当蒲帅?”
封渭板起脸,道:“我主言出必践,说让你当蒲帅就当蒲帅,勿疑。”
王瑶这才安心。
“幕府判官封充、晋州别驾封衡、河中军校封藏之,皆可多加联络。”封渭又道。
封充,前国子监大学博士封翰卿之子,母渤海高氏,祖母崔氏,本人娶了太原王氏之女为妻,在幕府任判官。
封衡,前京兆府长安尉封茂卿之子,妻河东薛氏,任晋州别驾已三年。
封藏之,前左拾遗封挺卿之子,与兄长们不一样,作为幼子的他弃文学武,在河中府任偏裨牙校。
王瑶一听大喜,继而心中暗忧。
这些大族,封氏、薛氏、裴氏、王氏,势力盘根错节。或许没人爬上高位,光彩耀眼,但地方上的潜势力惊人,谁知道他们的人脉圈子连到何人?
王瑶小心地收起这些忧虑,面上笑容灿烂,道:“有封氏相助,大事济矣。”
第004章 使团
韩全诲好像不务正业,明明身负皇命,却在绛州停留不短的时间,终日饮宴。好不容易走了,在晋州时又因为馆驿接待不下他们这两百多人,四处吵闹,让人颇为不齿。
若天下都这帮人在掌权,那大唐可就真的完了。
封渭早早离开了绛州,化装成商徒,悄悄到了闻喜县。
裴禹昌遣仆人将其唤入府中,随后直接引到后院书房。
“希叟好大的胆子,好好的刺史不当,跑来河中干这等阴私之事。”裴禹昌捋着下颌的胡须,笑道。
“世叔何故笑我。”封渭苦笑了下,道:“还不是为了家业奔波。”
封渭现在已经不是绥州刺史了,那个职务给了李昌远。不过此番事成回去之后,多半会谋得个好差事。
“封氏也是够大胆的。”裴禹昌哼了一声,道:“就这么看好邵树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