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士气如虹,大吼着追击梁军,直到吃了一场埋伏,全军覆没。
最先有战果的其实还是本来就在河东岸的寿州刺史朱景部。
他带着膨胀到三千人的部队从盛唐、霍山两地出发,化整为零,专挑梁军守御薄弱的后卫队伍下手。人虽然没打死几个,但截获了不少辎重,这属于打仗打明白了的。
四月初七,邵树德亲自赶到了已经搭建完毕的浮桥处。
士气有所低落的陈素所部被他赶回了霍丘,稳固后方。
折从古部两千骑兵在淮北活动,接到命令后,立刻放弃了他们的猎物,打算渡过颍水,追击可能从北岸逃窜的敌军。
总之,邵大帅是豁出去了,总共动用了一万余人,狠狠追击,能咬下多少是多少,一定不能让贼人舒舒服服退走。
对了,臧都保所领五千众也快进入寿州地界了,他们还带着一批辛苦筹措来的粮草。邵树德命令陈素部去接应碍事的辎重粮草,让这五千天雄军儿郎加速行军,赶来追击贼人。
可惜时瓒所部万人尚未进入随州,离寿州还远,赶不上这场追击战了。
四月初八,被抛弃在西岸的两千梁军发生了内讧,最终打开营门,列队请降。
邵树德嘱咐光州军将他们看管起来,随后亲自率军渡河,于四月初十晚些时候抵达了安丰县。
大军只往城头射了一箭,县令便开城请降了。
八千名蔡人军士分批进入县城,这是追击战中第一个实打实的战果。
邵树德直接住进县衙,李忠在一旁忙前忙后。看得出来,他比郑勇更适合这个职位,为人处世颇有他老爹当年的风采。
郑勇去清点府库,派捐征粮。为了追击敌人,他们可就随身携带了几日粮草,若不能就地缴获,怕是只能退兵了。
陈诚则忙着与投诚的安丰县士绅见面,仔细询问敌军内情,一直到亥时才赶来县衙汇报。
“据安丰士绅所言,氏叔琮直接从颍口走了。”陈诚说道。
邵树德看了他一眼,氏叔琮坐镇颍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