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512节
李唐宾深刻领会了邵树德的意图,他这里是次要战场,配合即可,无需你强出头。
真正的主战场还未明朗化,这往往是交战双方的各项决定共同作用而成的。
梁汉颙率军抵达了封丘县郊外扎营。
第一次率军深入敌境,说不紧张是假的。毕竟,这和跟着主力部队一起进军、一起厮杀之类的“太平仗”不同,这太考验主将的能力和心理素质了。
全军覆没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头顶挥之不去,每一得空,他都会仔细研究地图,从向导那里了解各种情况。
“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梁汉颙看着地图侧边的小注,神色非常郑重。
“袁大郎,听闻你为令尊打理钱财,多次往来滑、汴。你给我说说,该走哪条路?”梁汉颙放下地图,把玩着手里的割肉刀,问道。
他的亲兵站在身后,手抚刀柄,冷笑着看着这个阶下囚,道:“将军和他废话作甚。朱全忠的甥孙,交给我等来审问即可,先断他一根手指,叫他吃点苦头,后面就老实了。”
“袁大郎”叫袁正辞,是滑州刺史袁象先的长子,今年十六岁,还是半大小子一个,经不得吓。
“将军勿要杀我。”袁正辞一听就崩溃了,哭诉道:“某实非全忠甥孙,与他朱家一点关系都没有啊。”
“还敢狡辩?”亲兵喝道。
“且听我细细道来。”袁正辞抹了把眼泪,道:“全忠出镇汴州后,将亲族从徐州萧县接来。时吾祖为忠武军节度判官,与全忠叙起乡谊,一为宋州下邑,一为宋州砀山,我袁氏乃南阳郡王袁恕己之后,在宋州也有些头脸,全忠为拉拢我族,便将其妹嫁予我祖做继室。此千真万确,我父生于咸通五年(864),其妹生于咸通六年(865),怎么也不可能生下我父。”
梁汉颙喊来一名文吏,问道:“朱全忠今年多大?”
“朱全忠生于大中六年(852)岁末,今年四十四岁。”文吏答道。
梁汉颙信了,笑道:“谅你也不敢说假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