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也比较听话,但丁会、朱珍这两人嘛,以胡真对他们的了解,现在的小心思可不少。
由此也可以看出,君臣之间的强弱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是动态变化着的。说穿了还是威望问题,人与人之间始终存在着博弈。主公一直胜利,形势大好,那么威望较高,在君臣博弈之间占有优势,反之则处于劣势,不得不让渡部分权力出去。
“夏王好大的胃口。”张归霸叹道:“威戎军六千五百步骑,我带来的人没问题,汝州兵、土团乡勇出身的军士也没问题,其余军士,在四面合围的情况下,说服他们投降也不难。不过,厅子都可没那么容易降,吾弟怕也难以控制。至于新军,再看吧……”
张归霸说投降的难度,从头到尾都没提家人,只谈军士们的态度。
事实上他的长子张汉鼎在汴州做人质,家人则在汝州。在他眼里,这些都不是投降的障碍。全家死光又如何?大不了再娶妻生子就是了。实在不行收个义子延续香火也行,这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说服大头兵们跟你一起降。
“事在人为嘛。”胡真笑道:“我就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了,汴州这么多兵马、如此多的官将,夏王难道还能全换了不成?不还得大量留用?早降早得利,晚降要吃亏啊。若夏王想千金买马骨,那不就是机会了么?”
“洛阳之战,夏王最大的战果,便是得了胡大郎你啊。”张归霸摇了摇头,道。
胡真大笑。
第060章 用尽全力
四月二十四日,在拖延等待了几天,确定汝州方面不会来救援他们之后,张归霸将诸将召集起来,商讨当前局势。
有人(托)提议投降,原因是外无救兵,守下去死路一条。为免像霍存一样全军覆没,不如降了夏王。
不出意外,这个“暴论”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张归霸面含笑容,认真倾听着众人的意见。时不时插几句话,巧妙地把话题引向如今面临的困境,到了最后,不愿投降的人看看风色,也闭嘴不说话了。
至于大头兵们,除了一些人担忧家中亲属外,大部分人没什么意见——若后路没被断,大伙可能还愿意拼一拼,但都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