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796节
临走之前,还留下了一句:“若继续这般每至一地,哭哭啼啼,夏王脾气再好,也难保没有人自作主张,对陛下不利。”
何后定定地站了一会,转回了驿舍。
天明后继续启程,一连走了三天,于二十五日夜抵达渭南县,宿于东阳驿。
萧蘧很满意,这三天圣人没再摆出那么一副心怀感伤、痛哭流涕的模样。
汇聚而来的臣子越来越多,有人甚至抛弃了家人,只乘了一匹小毛驴,匆匆赶了过来随驾。
圣人的心情貌似也好转了很多。可能是因为不断有官员、士子过来随驾的缘故,这让他的感觉好了很多,也注意天子威严了,之前的不快似乎已经一扫而空。
奇葩!萧蘧摇头道。
第018章 迎驾
乾宁七年三月初二,邵树德抵带着银鞍直两千骑抵达了潼关。
作为臣子,他不能在洛阳坐等天子过来,这样显得太跋扈。
一天没禅让,君就还是君,臣还是臣,哪怕实际地位已经完全颠倒,但礼法如此。
“圣驾至何处了?”邵树德翻身下马,问道。
“已至野狐泉。”李逸仙早有准备,立刻回道。
野狐泉东二十六里是永丰仓城,当渭水入河处,有渭津关渡口,仓东四里便是潼关。
永丰仓是司农寺直管之三大粮仓之一,另外两个是绛州龙门仓及陕州太原仓。
永丰仓以前是储存关东运来的粮食,这会主要储存关北运来的粟麦。仓城经历过大修,目前大概有四十多万斛粮食储备。
“永丰仓的储备粮,尽快转运至汴口、洛口。四月关北会有粮过来,将永丰仓填满。至此,关北便不会运粮来了,让他们歇一歇。”邵树德说道。
河南、河北战事,一年要消耗二百余万斛粮食,超过六成自关北船运,对灵夏百姓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毕竟他们还要负担柔州行营的开支,两三年下来,官府、民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