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还有一句话没说:趁着现在还能随意盘剥百姓,还可以随意“苦一苦”百姓,抓紧把百年大计给办了。待到天下太平之后,事情便没这么简单了,移民成本也会暴增,甚至荒地都变成有主的,没有土地给移民了。
“遵旨。”众人应道。
“另者,在同、华、京兆府等地招募少地、无地百姓至安东府。”邵树德说道:“告诉他们,去了安东府,一丁授田一百五十亩,让你们当府兵。日子须不比在关西差了,甚至更好。”
胡真、封渭一听,心中了然。
横山党项、关西的苦哈哈们当府兵,掌控武力,这是为了对冲魏博百姓移民安东所带来的隐患了。
陛下果然是防了他们一手。
第019章 讨论
“陛下,真要迁移魏博百姓么?”延英问对又换到了上阳城的芬芳殿内,中书侍郎宋乐一脸严肃地问道。
“朕意已决。”邵树德很肯定地说道。
他很清楚,宋乐并不是反对他,而是想再一次确认他的想法,因为这是非常重大的国策,牵涉到方方面面,马虎不得。
更何况,事情仅止于魏博吗?未必。
“臣明矣。”宋乐坐在椅子上,道:“然陛下可知世间之事,有得必有失?”
“宋卿但讲无妨。”邵树德伸手,示意他讲下去。
“移民之事,花费不小。若止万户,各地可以维持。两万户,支应得就很勉强了。”宋乐说道:“设若一户五人,一年便需二十斛粮。移民之后,第一年需给足口粮,第二年酌减,第三年便可缓过来了,少少发给一些即可。臣遣人翻阅了河阳档籍,一户百姓,从其出发之时,到可自给自足,算上口粮及种子,前后花费约百斛粮。若一年一万户,年费便是三十余万斛。如果实在紧缺,移民可采集野菜果蔬,或可充抵部分粮食,但一年二十五斛是最少的了。”
邵树德静静听着。
宋乐治理过很多地方,比如关北、河阳等地,长期处理一线移民事务,对此很有发言权。换言之,他是专家,他的话是有极大参考价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