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
“这般景色,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司马邺下了马,掬起一捧水,洗了把脸,感慨道。
他也是老人了,孟州温县人,现任关北道转运使。
早些年间,他在王卞的华州幕府任判官。
邵树德进取河南的时候,设邵州,司马邺转任邵州别驾兼馆驿巡官。
乾宁三年(896),升任河南府少尹。
大夏建国之后,调任关北道转运使。
司马邺是专业官僚。干一行爱一行,到某地任职,就把屁股坐到某地。比如朝廷与关北道谈赋税分割的事情,就谈了很久,也没理出一个头绪来。直到这会战争动员,这件事就无限期搁置了,毕竟战争期间谈这事不合适。
“司马漕司该多出来走走,其实这大漠景象,也挺有意思。”说话的是关北道都指挥使氏叔琮。
作为梁军降人,他能当上这个职务,不得不说是一场造化。但很多人不清楚这场造化是咋来的,很是纳闷。这小子在朱全忠帐下的排名也不靠前啊,怎么就被圣人看中了,当上了都指挥使,管理全道州兵。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禁军大将多多少少看不起州兵,也不太愿意来管理州兵。缺乏竞争,或许是氏叔琮上位的重要原因。
氏叔琮对这个职务非常珍惜。
没有赋闲过的人不知道歇下来的痛苦。平头百姓就盼着闲一些,轻松一些,但他们这种当过大将的人,平时前呼后拥,门庭若市,风光无比。可一旦赋闲在家、门可罗雀的时候,不知道有多痛苦。这种心理、地位上的落差,一般人很难接受得了。
因此,氏叔琮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内,总体而言是非常卖力的。
他几乎每个月都要跑一个州,然后蹲在那里,狠狠操练军士,提高其技战术水平。
关北承平多年,曾经的州兵骨干被陆陆续续抽调走,剩下的人不说歪瓜裂枣吧,水平确实不咋地。氏叔琮上任后进行了大力整顿,他没有一点降将的那种小心翼翼,不合格的士兵滚出州兵队伍,不称职的军官或贬或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