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人围攻沧州好多天了,此时南下,我以为不妥。”夜间,芦台军城内燃起了篝火,军士们杀牛宰羊,吃吃喝喝,好不快活,李嗣恩则找上了李存矩,商议接下来的进军方略。
“我也觉得他们的力气没耗干净。”李存矩说道:“或可南下威慑一番,但不宜交战。”
“沧州是大郡,彦威子贶也算能战,没那么容易攻下来的。”李嗣恩接过亲兵递来的肉,直接拿手抓起大口嚼吃,含含糊糊地说道:“夏人出动的兵马应该很多。花费了这么大力气,不打下沧州能甘心?”
“这么多人马屯于芦台军,行藏是遮不住的。”李存矩说道:“我如今却担心,夏人闻知我大军抵近,不敢再攻城了。”
“听闻贼帅是臧都保,我看此事由不得他。”李嗣恩说道:“该打还是得打,邵树德在等着呢。若无功而返,他回去如何交代?沧、景、德三城,一座都没克复。说不定,邵树德已经耗尽了耐心,此刻正严令督促各军攻城呢。”
李存矩大笑,道:“如果是这样倒省事了。”
古往今来,总有一些经典战例,比如里应外合。
所谓的里应外合,见得最多的场面就是一方围城久攻不下,结果对面来了援军,还是生力军,趁着你长期攻城,士气、精力、体力、武器、兵员等方方面面消耗到极致的时候,与守军配合,两面夹击,大破敌军。
历史上李存勖成名的潞州之战,其实就是这种军事思想的体现。
李嗣恩、李存矩二人商讨出来的这个作战计划,从理论上来说,是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从军事原则上来说没有问题。
至于他们因为信息不全而导致的误判,则是另一回事了。
“嘚嘚……”
军城外响起了三三两两的马蹄声,一开始还很稀落,渐渐变得密集了起来。
李嗣恩、李存矩二人放下烤得金黄的牛肉,找亲兵打听一番后,才知道有夏军摸过来了,规模不大,可能是先头部队。
“发现了就发现了。”李存矩满不在乎地说道:“大不了做过一场,又能怎样!”
&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