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筠的心态转变得比较好。邵树德观察了几年,发现他在庆州还算勤恳,是真的在当刺史,而不是像郭绍宾那样摆烂混日子。于是决定给他个机会,出任内务府少监,负责六宫侍卫亲军的定期训练,并培养一批人才出来。
内务府终究还是要靠自己人。前期可以靠朝廷支援钱粮、人才,以后断奶了,就得自己扛起了。反正邵树德是不好意思让朝廷出钱养着自己的私人部曲。
从今往后,侍卫亲军的调动也不需要走枢密院的流程。
这就相当于美国总统的海军陆战队,无需国会批准,总统即可下令调动。对皇帝而言,用起来是非常爽的,是他对抗朝堂势力的底牌之一——邵树德可能不需要,但他的继承者们未必不需要。
内务府的粗架构搭完后,还需要确定各个职能部门,这就需要慢慢完善了,也不急于一时。
谈完内务府的事,邵树德心情不错,又看向种氏,道:“若非令尊已去柳城,明岁三月科考,朕就让他来主持了。”
“陛下,家父寸功未立,恐不能担此重任。”种氏睁着大眼睛,目光坚定地说道。
得,祖孙三代一个脾气。邵树德本来也是随口一说,种氏倒当真了。
他哈哈一笑,道:“朕知矣,知矣。从现在开始,你就好好养胎,朕行事有分寸。”
种氏前几日突然恶心犯吐,邵树德急召太医诊断。果然,在撒了那么多种之后,种氏怀孕了。邵树德大喜之下,厚赏太医——太医署的官员们现在分外希望天子在宫中造人,最好像汉中山靖王刘胜一样,光儿子就一百二十多个,女儿无算,那样他们收赏钱会收到手软,洛阳宅邸随便买。
“科举之事,还是由礼部侍郎封冠卿来吧。”邵树德叹息一声。
月初洛阳来报,太师封彦卿薨。
邵树德对此感到惋惜。老头虽然是个官迷,但对他是忠诚的,也做了不少事。建国之前,更是有劝进之功,可惜了。
封冠卿是封彦卿的八弟,之前一直在尚书六部之间当个中级官僚,去年刚刚升任礼部侍郎。明年科举由他来主持,也是邵树德对封家之人的感念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