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赣榆三县,后罢废,置东海县。
因为优越的港湾条件,大夏在此设海关、码头,同时还有一个规模不小的船舶修造场,发展极速,已渐渐超越对面岸上的州府朐山县。
邵观诚在海关干了好几年,熟悉郁洲岛上一草一木,对这里也很有感情。今年他甚至还纳了东海土族吴氏之女为孺人,可见一斑。
不过也因为这事,被圣人狠狠骂了一通。因为他已经为其寻了一门亲事:三泉巡检使、藏才王氏族长王合的小女儿。
不过骂归骂,邵四郎也不在乎了就是。
他今年十八岁了,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无论是军事能力还是脾气性格,与三位兄长的差距都很大。与其那样,不如活得潇洒一些,圣人谓之“摆烂”。
“听闻罗牡丹在杭州,我恨不得随君一同南下。”邵观诚亲手给钱传璙斟了一碗酒,道:“大人说他是‘反讽大师’,我仰慕许久,唉,可惜不敢坐船!”
“罗牡丹”就是罗隐,现任镇海军幕府掌书记,因酷爱写牡丹诗而得名。
当然罗隐还有别的外号,比如“十上不第”,因为考了十多次都没中进士而得名。
也正因为如此,罗隐写了很多讽刺诗,如“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一开始只是讽刺考场黑暗,后来讽刺官场黑暗,最后讽刺贪官污吏、世道不公,越来越“刑”。
“殿下在海关数年,竟没坐过海船?”钱传璙惊问道。
邵观诚脸一红,道:“胆小,怕死。”
钱传璙忍不住笑了出来,道:“殿下倒是实在人。”
“不过我倒是想坐船出去看看,外面一定很有趣。”邵观诚笑道。
“殿下别作此想为好。”钱传璙苦笑道。
“平海军的船还是可以试一试的,听闻很安全。”邵观诚的脸上居然有了点跃跃欲试的味道,只听他继续说道:“最近岛上来了不少武夫。平海军副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