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府监野利经臣等人站在最前面,随时备询。
“陛下,根据这几年的查探,辽海有一东西向的洋流,从外流入,直扑平州乐亭县近海。抵达此处后,因受海岸阻挡,洋流分为两股,一股自西南调头,流向东北,抵达安东府西侧近海。一股先折向西南,沿着沧州近海南流,为陆地所挡之后,再向东流。”朱亮说道:“每触一次岸,洋流的速度都会下降不少,故还是那股自外海流入的洋流最为强劲,即便逆风,只要下了帆,顺着洋流走,就能抵达平州、蓟州、北平、沧州近岸港口。”
“这么多年不是白混日子的。”邵树德赞许道。
航海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目标海域的水文及天气状况,洋流的流向、速度是重中之重。
其实辽海的洋流远没有朱亮说得这么简单。近岸洋流十分复杂,流向多变,要想好好利用,没那么简单的。
还有就是盛行风的问题。像这会冬日,风主要从陆地吹来,但这只是大多数情况下。盛行西北风的季节,偶尔也会吹东南风。像这会停泊在直沽港内的船只,如果突然遇到东南风,可就没法顺风离港了。
不过平海军通过几年时间的积累,能做到如今这个份上,已经不错了,没必要苛求更多。
“既然你们志不在疆场……”邵树德沉吟了下,道:“那就分拨一部分人手出来,内务府即将成立航运署,他们就到这里边供职吧。”
朱亮闻言老脸一红,“志不在疆场”,唉!
“臣遵旨。”他没有半分犹豫,立刻应下。
“野利府监,内务府越来越大了,你还得多担待着点。”邵树德说道:“待到三月,便有四艘新式海鲛快船交付,你要把它们好好利用起来。”
“臣遵旨。”野利经臣今年六十四岁了,精力大不如前,但依然还在四处奔波,不得停歇。
邵树德还记得当年第一次见到野利经臣时的模样。
那可是一个中年大帅哥啊,统治着一个约二十万人的部落联盟。这个实力,其实相当不小了。也就是宣宗朝的时候,唐廷短暂复兴,财政状况有所改善,西边收复了不少失地,横山方向一举镇压了党项叛乱,过程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