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当初盖这宅子的时候,富商也没少花银子,盖屋子所用的石材木料都是好的,打的家具也很扎实,还不舍得贱卖。
但人口多的嫌这里屋子少,盖屋子还得另外花钱;人口少的又嫌院子太大住着空的慌。所以一直没遇到合适的买主。
也算是让绵绵家捡了个便宜。
宅子里的家具不多,但临时使是够用了,绵绵一家打算先安置下来,其余的东西可以慢慢添置。
最让绵绵高兴的是,她终于有了自己独立的房间。
前院的三间正房做了客厅和哥哥的书房。
后院三间正房,她爹娘住了两间大屋子,剩下一间正好给她住。
在她的死缠烂打,不,是据理力争之下,冯氏终于答应请工匠来给她建个小小的玻璃房。
说到玻璃,绵绵刚穿越那会还有些懊恼自己这个文科生不懂化学。
结果来到县城后就见到了这玩意儿,她猜测很有可能是某个穿越前辈发明的。
据说前朝就有玻璃了,县城很多大户人家都装着玻璃窗。
当然,一般的富户也就是装个一两块,毕竟价格不怎么便宜,一块三尺见方的玻璃要就五两银子。
当然,玻璃面积越大卖的越贵,像一尺见方的只要五百文就能买到一块。
为了省银子,绵绵决定三面用砖墙,只在南面用玻璃墙,然后顶上再镶一块大玻璃用作光源。
她自己画了个简易图纸,请二伯帮忙在花房南边用解释的细木条打了一个木框架,然后把一尺见方的玻璃一块块的镶在里面。
原本还怕会出什么差错,绵绵都做好要改动的思想准备了,没想到二伯的手艺比她想象的还要扎实,木框架打的很好,又结实又圆滑,镶的玻璃也很牢固,一块也没碎。
绵绵还偷偷用手晃了晃,很稳!
玻璃坊一共也就十几个平方,南墙还用转砌了大约五十公分高的地基,最后一共用了十块小玻璃。
买玻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