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千载难逢的gdp增速能跑过房价增速的年代,这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对着一地午后的阳光,陈兰君静静地思索。
邮递员的声音打破沉静:“是陈、陈小姐家吗?有你的信。”
是邵清和寄来的信。
一如前两封信一样,问候她,并交代一些近况。
“……因家父患病,我暂时不能离开。夜里常去维多利亚港边散步,伴着海浪声观一轮明月,只觉得身边少了点什么。倘若你在就好了。但想到一样的月光也同样照耀着你,又稍稍有些欣慰。”
看过信,她将信笺折起,走到窗前。
还没到月亮出来的时候,日光倒也温柔。
倘若姐姐那边能搞定通行证,那么暑假时去一趟香江,似乎也不错。
第90章
办理赴香江的证件是个漫长的历程, 一直到六月,凤君才来信,轻描淡写说已办好。
出发之前, 陈兰君将自己的大半身家汇给凤君,请她设法将其换成港币。
仍旧是之前乘坐的那一趟列车, 火车上的人却比去年乘火车时多了一些——座位都坐满了。没有座位的旅客就只能站着,或将自己的土绿色帆布旅行袋往地上一扔, 垫着坐。
陈兰君很早就上车了, 占了窗边的一块风水宝地。
这时候火车速度慢,要八九个小时,夏天天热,沈牡丹特意洗了一网兜黄瓜让陈兰君带上车, 又可垫肚子, 又清凉解渴。
她把黄瓜吊在火车墙壁上的小挂钩上,闲了就拿一根咔嚓咔嚓地啃, 顺带听一听旅客闲聊。
邻座是两个二三十来岁的男人,聊得热火朝天。
“你是单位动员过来的?”
“是啊,”稍微年轻一点的叹了口气, “领导开了会, 动员干部来鹏程,结果总共就不到10个人报名,我们单位没人肯定。结果我们单位领导就硬是做我的思想工作, 说我现在没成家,就该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