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当然更好些。但是这些能有自主权的单位,往往都有名额指标,每一年招收的毕业生有限,因此竞争相应而生。
陈兰君的成绩算是中等偏上,鉴于之前她替明德大学与第四食品厂牵线搭桥,举办了首届大学生设计创意广告比赛,让明德大学好好地出了一回风头,因此系领导与校领导对她的印象很好。
有了良好的师生情谊作为铺垫,在毕业分配上,校方充分尊重陈兰君本人的意见。
“下面,我宣布本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台上,分配办的老师依次念名单,一个名字、一个单位,短短四五秒的时间,也许影响的是许多人的未来。
学生们屏息以待,被念到名字时,或笑或皱眉,莫衷一是。
终于念到陈兰君所在的电子工程系,寝室长轻轻推了推陈兰君的手臂,示意她注意听。
“陈兰君,去向为鹏州大学。”
寝室长小声嘟囔了一句:“鹏州大学,是在鹏程市吗?鹏程市还有大学呢?”
陈兰君点点头:“是,新建的。”
在就业去向的问题上,陈兰君思考了好一阵子。
正梅集团与第四食品厂的业务现在颇为繁荣,像姐姐所期望的那样,顺理成章接手,好好掌管公司业务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是,陈兰君还想试一试去正经的朝九晚五单位上班的感觉。
原因无他,这种经历她没有体验过,所以想试试看。在单位待上两三年,熟悉了,再顺应时代潮流,辞职“下海”,去经商。
既然有了这番规划,就要好好思考,什么样的单位合适她。
首先,单位的地点要在鹏程市。她一家人如今都在鹏程市呢,总要把自己的户口也签过去,凑个一家人整整齐齐。其实,正梅公司的根基产业都在那里,方便边摸鱼上班边处理生意。香江离得也很近,去处理那边的业务以及见某人都方便。
其次,这个单位,得闲一点,不然待不了两天,领导就会抓狂。
然后,最好得有点地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