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石河大队炸开了锅。
夏清清考了南省的高考状元,县里的领导专门来报喜,还给夏清清送了奖金,为了以兹鼓励,市里给了夏清清准备了100块的奖金,县里也给了50块的奖金。
挤在夏家门外看热闹的人都炸开了锅,议论纷纷:
“这和平家的闺女也太厉害了,读书还能赚钱”。
“是啊,好像听着是高考状元,这放到古时候都是要当大官的”。
“红燕命好啊,生了个这么出息的闺女,难怪她对清清护的跟眼珠子似得,原来清清这丫头这么聪明呀”。
有看不惯张红燕的人酸唧唧的反驳:“嘁,再厉害还不是就这样,丫头早晚得嫁人的”。
“你懂啥,有一个清清这样的闺女,比10个没用的儿子都强,以后清清分配了工作,红燕两口子享不尽的福”。
“我听说我家娃说红燕家小儿子在学校的成绩也不错,回回考试都是第一名呢”。
“是吗?这和平还有红燕平时看着也不咋聪明,怎么生的两个娃娃脑子都这么灵光呢”。
“不行,我得去找红燕讨教一下经验”。
......
第134章 采访,照全家福
张红燕和夏和平看着坐在自家堂屋的几位领导紧张都直搓手。
“夏同志啊,你们生了一个好女儿,清清同学可是为我们平溪县争了大光了”,一个国字脸的领导笑眯眯的冲着他们说道。
整个南省那么多个县,但是却只有一个省高考状元,而这个高考状元就是出自他们平溪县,这下他们整个平溪县都要在南省出名了,想到这里领导的心里火热火热的。
夏和平有些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后脑勺:“主要是孩子自己爱学习,我们做父母的也没出什么力”。
“夏同志不用谦虚,我这次来除了送奖金,就是想见见咱们的省状元,县里还有事情我们就先走了”,国字脸领导说完想起什么又顿了顿,指着一旁抱着相机的年轻人道:
“对了,这位是报社的记者范同志,专门来采访清清同学的,这种大喜事可得登报宣传一下”。
张红燕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年轻人,毕竟他胸前背着的相机实在太打眼了,听到是给闺女拍照的,自家闺女还要上报纸,高兴的都快晕过去了,立马催促着夏清清回房间换个新点的衣服。
“就穿妈过年给你新做的那件,快去快去”。
夏清清并不想这么麻烦,现在的照片报纸都是黑白的,换不换衣服其实都差不多,但是拗不过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