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荡气回肠者,二胡!
侠义激荡者,笛子!
力量感可以通过架子鼓与偏向于呐喊,口号的类似词语,以及歌词的热血程度表现。
而力量之下那不动如山的沉稳。
就需要另一种鼓。
中国鼓与排鼓!!
低音的bass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那么主歌在阐述内容,发展推进情绪之后。
进入副歌,就可以开始疯狂的洗脑,体现出最为阳刚的感觉。
紧接着,bridge桥段就完全可以突然柔化。
然后反复切换,就会有一种刚柔并济的感觉!
柔和与激昂。
高燃与沉稳。
这一刚一柔,一阳一阴。
让李少杰的思路更加宽泛。
何为中国少年?
文武兼修!!
方能令民族屹立不倒!
“对了!崇文!尚武!”
“武术!!”
李少杰的想法突然豁然开朗。
与以往作曲作词都完全不同。
这时候,歌曲整体的框架,仿佛是在雾里探花的时候,浓雾渐渐消散了一般。
从整体开始,愈发清晰。
刚柔并济,文武兼修!!
但目前来说,更要体现的是尚武精神!
仔细想了想市场。
为什么龙哥能成为第一个诠释华夏民族气节的人?
为什么《少林寺》是大陆第一部获得了空前认同的电影?
为什么“功夫”的符号伴随华夏,成为外国人眼中的一个文化符号?
为什么会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